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4 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全市集成电路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0.8%,全年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规模突破1.8万亿元。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城市升级浪潮中,临港新片区作为 "特殊经济功能区" 的战略定位愈发清晰,而与之毗邻的上海电机学院,正以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将城市发展势能转化为就业动能。
作为全球城市竞争力排名第12位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临港新片区设立五年来,经济迅速发展,智能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六大产业集群正以年均25%的增速崛起。上海电机学院临港校区与特斯拉超级工厂直线距离约3公里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产业人才培养的“前哨站”。
据最新统计,该校2024届毕业生总体去向落实率达97.97%,其中有381位的毕业生选择扎根临港新片区就业,他们的身影遍布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民用航空等制造业重点产业。
这种区位优势催生出了独特的 "临港就业生态"。依托临港新片区 "特殊经济功能区" 政策红利与毗邻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区位优势,上海电机学院2024届毕业生中,1487名深度参与上海 "3+6" 新型工业体系建设。其中16.10%的学生入职世界 500 强企业,还有22.05%的学生进入中国 500 强企业,展现出强劲的产业适配能力。
在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上海电机学院创新构建“三维联动” 就业服务矩阵,学校、企业、学生共同参与,深入了解。2024年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模式,举办20场大型综合招聘会、300余场 "访企拓岗" 专项活动,吸引众多企业进校园,为学生带来了最前沿的就业资讯。
在前不久举办“智”汇电机・“职”通未来—— 上海电机学院2025届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会中,收获满满。有集成电路、 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六大产业领域100余家优质企业参会,其中40%来自临港新片区。
会场一共提供就业岗位1500余个覆盖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多类岗位需求,吸引了近千名毕业生参与现场求职 。在会场上,学校给学生提供贴心的“一站式”就业指导支持,生涯导师团队开设“简历一对一”指导服务,吸引众多学生纷纷“问诊”。
当然除了每个月开展一场校级规模的线下招聘会,各学院还将推出具有专业特色的小而精的招聘会。
开设春招训练营,开通个体咨询,引入AI简历、AI面试资源,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面试指导、岗位推荐等专项服务,助力毕业生尽快、尽早就业,为了促进本区域的发展,该校还开展临港实习政策解读会,人才政策宣讲,吸引更多毕业生扎根临港。
展望2025年,随着临港新片区 "东方芯港"" 生命蓝湾"等特色园区的加速建设,预计将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
这也意味着会有发更多的机遇。希望更多的学子可以借助上海电机学院,实现自己的就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