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下午,“2025年京津冀高校毕业生春季大型双选会”在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举办。此次双选会共有来自京津冀三地200余家重点企业参会,累计提供3000余个优质岗位。其中,国企央企及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近7成。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参会的200余家重点企业中,涵盖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金融科技等20余个行业。国企央企占比57%,专精特新企业占比9.2%。此次双选会现场共吸引2000余名来自京津冀高校毕业生参加。

“六险一金”“带薪年假”“租房补贴”.......到场的企业中,多数都拿出优厚待遇招揽人才。在人才招聘要求方面,北京金橙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事总监李际国介绍,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更关注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实习经历以及参与项目的经验等。对于学校、学历没有硬性要求。


“我是学通讯工程的,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工作比较稳定,同时专业比较对口的企业。”来自天津的大四毕业生小陈告诉北青报记者,她在现场已经投递了两份简历,工作稳定性和未来职业发展是她关注的两个重要因素。“这场双选会让我也关注到几家不错的在京国企,拓宽了我的求职视野。”


为提高供需匹配度,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朱况介绍,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多次通过“成功就业”微信号,以及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网,多频次向各个高校应届毕业生及京津冀三地学生发布各类宣传,希望毕业生能够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做好职业匹配和选择。在线下双选会举办的同时,线上“2025年京津冀高校毕业生春季网络双选会”同步开启,打破地域限制,助力毕业生实现“云端求职”。为提升毕业生求职竞争力,双选会现场设立“AI就业指导专区”,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提供简历优化、模拟面试等精准服务。


河北省教育厅学生就业创业事务中心主任姚增辉介绍,此次双选会中,共有700余名来自河北省50余所高校的毕业生参加。他表示,高校毕业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人才资源,此次举办的双选会是促进三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一项具体举措。三地教育部门、就业部门搭建平台、渠道,给毕业生提供更好、更多、更广阔的资源。

下一步,京津冀教育主管部门还将持续推进三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共建和共享,着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畅

编辑/刘忠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