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消息,近期,美国防长赫格塞思访菲前夕,菲防长特奥多罗鼓吹加强在南海存在感。这一消息如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让南海局势再次成为国际舆论焦点,背后是菲律宾一系列耐人寻味的动作。
南海(资料图)
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不断试探,背后离不开美国这个“最大靠山”。美国长期以来在南海推行霸权主义,妄图通过军事手段维护其全球霸主地位。美国与菲律宾签订军事同盟协议,为菲律宾提供军事援助,包括提供巡逻艇等装备。美国海军研究学会新闻网报道,菲海军在南海争议区域部署的前美国海军暴风级巡逻艇,就是美菲军事合作的产物。
美国还频繁与菲律宾开展联合军事演习,美菲近日在吕宋岛新埃西哈省举行陆军演习。这种军事互动看似是对菲律宾的支持,实则是美国将菲律宾当作遏制中国的“棋子”,服务于其“印太战略”。美国试图借助美菲同盟,在南海制造紧张局势,干扰中国正常的海洋开发活动,遏制中国的发展。
南海(资料图)
菲律宾在依赖美国撑腰的同时,还妄图在南海划下“红线”。菲防长特奥多罗声称要强化武器装备和军事部署,以“主动遏制”威胁,甚至敦促菲武装部队提升拦截能力,巡逻和拦截所谓“入侵菲西部专属经济区的力量”。
然而,菲律宾所谓的“红线”毫无事实和法律依据。中国对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这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从历史上看,中国对南海诸岛的发现、命名、开发和管辖可以追溯到古代。从法理角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明确规定了中国在南海的相关权益。菲律宾非法占据中国南沙部分岛礁,却歪曲中国的维权行动,颠倒黑白地将自己包装成“受害者”。为增强在南海问题上的“底气”,菲律宾试图拉更多国家“入伙”。菲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表示,要将印度、韩国纳入美澳日菲(SQUAD)“小分队”。但这一如意算盘未能打响。
南海(资料图)
印度虽与中国在边境存在一些摩擦,但在外交、经济等领域与中国保持密切联系。印度海军参谋长迪内什·特里帕蒂上将表示,印度认为确保印度洋地区和平稳定、贸易畅通无阻是其责任。这表明印度更倾向于通过自身的“东向行动”政策在印太地区发挥作用,而非加入针对中国的对抗性框架。毕竟加入该框架可能激化与中国的矛盾,影响其在地区事务中的平衡策略。
韩国面临朝鲜半岛的安全挑战,外交政策侧重于与美国、日本等传统盟友合作,同时在经济上与中国往来密切。韩国清楚,加入可能引发地区冲突的对抗性框架,对自身利益并无益处。
面对菲律宾的一系列挑衅行为,中国始终保持坚定立场。中国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对菲律宾的非法行为绝不会坐视不管。中国在南海进行常态化巡逻,派遣舰艇编队穿越相关海域。中国还通过外交途径,依据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向国际社会阐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中国积极推动与东盟国家就南海问题进行对话协商,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
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种种行径,不仅破坏地区和平稳定,也损害自身利益。菲律宾应认清现实,摒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停止在南海的挑衅行为。美国的支持并非无条件,菲律宾不应被美国当作棋子,沦为其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
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推动菲律宾回到理性务实解决南海问题的轨道上。通过和平谈判和协商,依据国际法解决争端,才是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正确途径。南海是周边国家共同的海域,只有各国携手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