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对老年人而言,一顿热乎可口的饭菜是生活中最朴实的幸福。在溧水区晶桥镇,当地积极结合示范性助餐点建设,全力打造“标准化、规范化、优质化”的助餐服务点。目前,全镇已有23个助餐点,老人就餐不再受村域限制,全年助餐服务达16万人次,真正实现了让老年人“吃得到”“吃得起”“吃得好”。
就餐无界,“吃得到”的便利
走进晶桥镇陶村社区银发助餐点,150多平方米的场地宽敞明亮,点餐区、就餐区、棋牌室、图书室等功能区划分有序,老人们或用餐或参与活动,其乐融融。“这里能健身、下棋、看书,中午还有热乎饭菜,大家聚在一起特别开心!”老人们感慨道。
2024年,晶桥镇完成养老服务划片区管理,打破老人就餐的村域限制,助餐点按临近老年人集中居住或活动区域选址,站点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示范性助餐点超过100平方米,为老人提供舒适的就餐环境。如今,全镇23个助餐点形成广泛覆盖网络,无论身处哪个村落,老人都能就近找到助餐点。
补贴暖心,“吃得起”的实惠
“我们老两口一顿饭每人只要2元,饭菜软烂可口,有荤有素。”80多岁的李君良和曹秀英老夫妇对芝山村的养老助餐赞不绝口。
在助餐费用方面,晶桥镇采取“区镇补贴+村社加码”模式,以芝山村为例,每餐标准从10元提升至11元,含一大荤、一小荤、两素一汤。根据年龄梯度,60-69岁老人每餐自付4元,70-79岁自付3元,80-89岁自付2元,9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
“各助餐点均配备适老化餐桌、餐椅及餐具,为老人打造舒适的用餐环境。”晶桥镇副镇长于涛介绍,示范性助餐点在此基础上还增配了智能洗碗机、消杀设备以及送餐车等。值得一提的是,送餐车配备保温装置,能及时将餐食送到较远自然村,满足行动不便老人对热餐的需求,确保送餐服务高效安全。
营养定制,“吃得好”的保障
“这周老人菜单要结合春季时令食材,注重低盐少油。”晶桥镇陶村社区助餐点持证营养师尤峰正参与一周老人菜单设计。
各助餐专门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依据老人饮食特点和营养需求,精心制定每周膳食计划。菜品监督由老人代表、社区工作人员和站点负责人严格把关,确保餐食软烂清淡、荤素均衡。
与此同时,各助餐点每周公布食谱,提供多样、均衡膳食,满足老人饮食需求。村(社区)还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和营养咨询活动,普及健康饮食知识,助老人养成良好饮食习惯。“这种专业、暖心的服务模式,不仅提升了老人生活质量,也增强了他们的健康意识。”晶桥镇民政办主任孙菊花介绍,老人在助餐点既能享受美味饭菜,又能学到健康饮食知识,真正实现“吃得好”的目标。
贴心的为老助餐服务,是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晶桥镇主要领导表示,晶桥镇将以“三化”建设为抓手,持续聚焦老人“急难愁盼”,将助餐服务向自然村进一步延伸,扩大服务覆盖面,不断提升为老服务质量。
记者 | 经玉萍 张福敏
素材来源 | 晶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