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不香了,曾几何时,美国乃中产家庭的移民天堂,第一首选落户国家,无不削尖了脑袋的往里钻。
最离谱的是,500万美元的一张移民卡,竟然被卖爆了,瞬间美国赚的盆满钵满,足足几十亿美金到账。
这个世界终于颠成了不认识的模样,有钱人如此之多,可见都是闷声发大财,美国的魅力在这一刻到达了顶峰。
然而,最早移民的曹桂林却在老年时期后悔了,古稀之年,又不远万里的回国,并极力劝解大家对美国祛魅。
实在是老年人的噩梦,尽管儿童待得挺快活,但美国的生活绝对不是天堂般滋润。
接受采访时,曹桂林也半点不掩饰对美国的嫌弃,坦言美国没有好日子,这句话一语成谶。
多年后的今天,无数移民的中产家庭,正不约而同的进行着,轰轰烈烈的回国行动。
为什么美国没有了吸引力?中产们为啥放弃前途也要回国?
1. 中产后悔了
“美国梦”三个字,在早年间对年轻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特别是对中产家庭,更是梦之向往的地方。
各个国家的年轻人和中产,都想到美国生活,无论是追梦还是落脚,都成了人生之所向。
像极了飞蛾扑火的盛大场面,有些没钱的人,会选择偷渡,用各种办法实现“梦想”,而有钱的中产,则慢悠悠的坐着头等舱,美滋滋的飞去美国,实现了移民梦。
当年,中国的中产也不例外,被“美国梦”所笼罩,殊不知,孩子去了美国无忧无虑,青年人去了美国有打不完的“战斗”,老年人去了美国,直接开启噩梦副本。
完美契合了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他们的哈姆雷特却惊人的相似,尤其是跻身高管行列的中国人。
想在美国出人头地不要太难,即便条件优秀,业务无可挑剔,也没办法进入更高一阶的职场。
不单是美国,欧洲也是如此,中国人在欧洲就职,哪怕能力出众,但升职的时候却没份,给出的理由也相当不走心,那就是有文化差异,所以不给升。
别说,这个理由运用的很广泛,在职场上对中国人一栏一个准,中西方的差异,令中国人即便拿到了永久许可证,也没办法真正当个美国人。
始终都是被排斥在外的“外国人”,不管是美国,亦或欧洲,都是出奇的看法一致,能力出众得不到晋升的中国人,绝不是个例,反而成为了国外职场上的常态。
能够跻身更高一层的中国人,几乎没有,纵使兢兢业业干了十年,成绩上完美无缺,照样被拒之门外。
只因脸孔不是西方人,说白了就是隐性的歧视,职业上得不到圆满的结果,生活上又压力山大,种种因素叠加下。
终于意识到了回国的好处,相较于国外,中国的生活还是很丰富多彩的,吃不完的美食、逛不完的美景、教育、升职、机会比比皆是。
哪怕是一线城市的住房问题,都要比国外更优秀,中产们越在国外待的时间久,回国的念头就越迫切。
要知道,首当其冲的看病,中国就比国外效率高了不知道多少倍,头疼脑热的,立马就能就医。
然后收获药到病除,但在国外,想看病先预约,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等到排上号了,病也好了,主打一个自愈。
此外,在国内不管去哪都很便捷,购物更是贴心,相反国外则有些不尽人意,于是不少在国外生活了很多年的中产,都回到了国内。
毕竟国外虽然悠闲,但日子是真不好过,最重要的是,生活出行的不便利也就算了,气候上更是让人无法忍受。
不是雨下太多,就是阳光太耀眼,要么就是太冷,看来看去,还是自己的“老家”更出色。
2. 回流潮
中产回国不是说说而已,不少在国外生活了好几年的高管们,都熙熙攘攘的跑回了国。
可见亚裔在美国职场,是真的不好混,能当个主管已经是恩赐了,想坐上总监的位置简直痴人说梦。
这对中国来说也是件好事,起码优秀人才都回来了,尽管国内的职场规则跟国外不一样,可对事业星人来说,不要太舒服,工作压力与强度确实是大了不少,节奏也变快了。
可升职上犹如坐过山车,节节攀升,接触到的东西也更加有价值,这让高管们很满意。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归来,逐渐形成了回国潮流,其中包含的群体也丰富了起来。
专业人员、中产家庭、留学生都赫然在列,特别是留学生,直接创下了回国的历史新高。
回国工作的留学生不断增多,肉眼可见的增幅明显,再加上,中国科技崛起后,不少科研人员看到了新的希望,纷纷回到了国内。
一时间,回流潮蜂拥而至,各式各样的人才都回到了国内的怀抱,美国梦没了任何吸引力,但凡前去领教过的,都忙不迭的离开了。
以至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出现了大批技术人员回中国的现象,留学生们同样收拾行李的热火朝天。
不过,有些人回来的目的却不简单,要知道,当初不少是为了美国的福利、教育出国的。
单纯的追求好处,这些人回国恐怕另有原因。
3. 回国困难重重
国外生活久了,再回到国内并不能做到无缝衔接,国内的环境和国外相差还是蛮大的。
首先就是加班,国内加班是常态,996更是随处可见,想按时下班只能体制内,别看回到了“老家”。
在国外养成的习惯,是个不小的适应门槛,很多海归,都不愿意加班,更不愿意牺牲休息时间,还要好的收到。
有些重要的项目,甚至会出现通宵加班的场面,毕竟挣得多付出多,很多人才回来后,都一时半会的不能接受严重加班。
在国外早已养成了按时下班的习惯,尽管职场晋升容易了,但工作的压力一下子拉满。
除此之外,孩子也需要适应国内的环境,尤其是教育方面,国内的高考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习惯了国外教育的孩子,自然接受不了高强度的上课。
也要磨合很长一段时间,当初追求好处的出国,又因为好处回国,生活自然不会太轻松。
信息来源: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逐梦留根:21世纪以来中国人跨国流动新常态 》
搜狐网:《窦文涛:有太阳照到的地方,就有华人》
全球化智库:《2019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
知乎:《移民海外十年的中产家庭,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