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双休这个话题沸沸扬扬了很长时间,但是执行得情况如何,每个地方是不一样的。
其实对于这件事的评判标准只有一个:高中双休执行得好不好,关键还得看领导。
第一,这件事得看领导是不是真正领会了国家关于高中双休的通知精神。
国家很早就发布了文件,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确立了双休的体制,但是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执行起来,就是因为没有完全吃透精神。
今天国家再一次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个重点单列出来,就看咱们的各级管事的是不是真的能够吃透精神。
人工智能的背景之下,国家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发生了变化,所以也需要这些普通的高中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培养自己一生的爱好,去为自己一生的发展奠基。
如果执行者对国家的文件精神还没有吃透,那么自然而然就没有办法贯彻到位。
第二,这件事得看领导是不是下定了决心。
无数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要领导下定了决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这也是今天坚强领导的来源。
领导下定了决心,就意味着这件事的铺开不会有任何的问题,关键是领导不敢下定决心。
为什么领导不敢下定决心,还在于领导不坚定,想赢怕输、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的矛盾心理。
这件事的执行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虽然可能对于普通学校的管理鞭长莫及,但是总有可能把控各种手段,来使得那些违规的学校予以一定程度的处罚。
现在的高考都是全省内部竞争,所以教育厅领导的决心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这件事得看领导是不是有大的格局。
前面已经说过,高中双休是来自国家释放的善意,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以及学生们一生发展的重要举措。
之前不正常的状态延续太久了,今天正常的状态却已经没有人能接受了,为了改变这一荒谬的现状,国家政策要求高中执行双休。
各级领+导应该到基层去看看孩子们在学校里的精神状态,不要只光看那些报表。
也要实际去观察孩子们的状态,也要实地去观察高中老师日常的工作状态,也要实际去观察当前教育对国家贡献成才的比例。
还要去看一看,在当前的这种制度下,有多少人才被埋没了?有多少人才被浪费了。
科教兴国是基本国策,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极其重要。领+导们的格局决定了这些孩子们会得到什么样的发展。不要因为自己的政+绩就牺牲了孩子们的未来。
第四,高中双休执行得好不好,关键看领导是不是真正有魄力
每个学校之间都会有评比,而所有的学校都想出类拔萃,所以从学校的角度来讲是不太支持双休的。都想着用用尽最后一点时间,用尽最后一点力量,用尽所有的可能来保障自己的成绩有所提升。
升学率就是学校的生命线。
这里就考验领导的管理能力和魄力了,能否平衡各地区各学校之间的发展,能否出台更有强有力的,更符合实际的评判标准,让这些学校也能够跟随国家的政策,着眼于国家的发展和孩子们的未来,赢得更好的发展时机。
双休执行得好不好,关键看领导。这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映射出一个省份的教育生态。
这样一件小事的推行,只要全省统一标准,大家皆大欢喜,何必劳神苦思,天天在这里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