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写过不少培英,最早的一篇能追溯到2020年,那还是我初出茅庐的时候。

当年,我没记错的话,培英出了迄今为止最后一个清北学生。


去年,我自,里面大篇幅提到培英。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


如今,2025年,回望这一年,看看培英给自己立下的目标,以及我给培英预测的分数线,结果如何?


2024年,培英被特控线以上大学录取学生444人,对比当年672人的招生计划,特控率66%。但是,这可是实打实的特控线上高校录取人数,上线率理应不止。因此,70%的特控率预测应该是达标的。

分数线方面,培英户籍生去年是686分,和我预测的大差不差

众所周知,不少学校出口数据的含水量堪比回南天的广州。真正有说服力的并不是单纯一个比例,而是有普通高考参考人数、录取人数等更具体的数据,甚至是有学生录取院校的具体数据——不是头部学生,而是全体或者大多数学生的那种。

令我倍感意外的是,培英有!不仅有,而且相当详尽。




这是我在校园一角看到的,448位学生的姓名(已打码)、录取高校和毕业初中,足足448位,非常详尽。

这一天,和去年一样,培英的一众领导几乎全部到场,介绍完自己的办学成果和未来发展之后,真诚地询问我们每一位到场嘉宾对培英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用笔记本一一记录。

什么是真诚?这就是!看的学校太多了,对我而言,真诚就是必杀技

我的标题不知道会不会把有志报考培英的同学和家长吓怕?但事实上,这也是培英上下努力的目标。而且,它有实现的基础,努努力完全有机会。

说两组数据。

培英中学(云城校区),2024年招生400人,白云区名额分配考试9598人,2024年户籍生分数线686分,非户籍生分数线702分。

玉岩中学,2024年招生818人,黄埔区名额分配考生7545人,2024年户籍生分数线702分,非户籍生分数线702分。

同为区属龙头,同样硬件出色(培英整个校区都是全新的),培英云城校区招生体量仅为玉岩的一半,而白云区有着比黄埔区多得多的考生。作为非户籍大区,培英的非户籍生必然招满(玉岩估计招不满)。黄埔生源水平日益提高是事实,但别忘了,白云可是有一大票强得离谱的初中生。


培英和玉岩,5年前也就在伯仲之间,再往前数则是培英完胜玉岩。那么向他们现在差在哪儿?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1、集体观念

是的,白云区高分学生多,但高水平的学生嫌弃培英。加上他们有很多户籍不是本区的,哪怕上不去前八,有不少也更愿意选择回到本区的区属龙头。

而黄埔区呢?近五年广州教育发展最快,势头最猛的区,没有之一。这两年多的是为了读黄埔高中迁户去黄埔的家庭,黄埔学校硬件好,口碑佳,没条件迁户直接外区生报考,加上去年黄埔外区生比例增加至25%,分数线就水涨船高。

2、学校经历低谷,需要时间走出来

上面提到,培英难以吸引大量外区生,而本区不少高水平白云学生培英。为何嫌弃?一来,旧培英地处荔湾(鹤洞校区),白云教育局或许是担心为它人作嫁衣裳,故投入不足;二来,培英管理和教学上的僵化确实备受一些在读学生和家长诟病;三来,成绩没有说服力。

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现在,培英已从至暗时刻走了出来,新校区地理位置优越,吸引力明显增强,其特控率增幅全市第一更是例证。

3、宣传

宣传包括主动和被动的。

主动的比如近两年找我们自媒体去探校,在一些平台上直播等等。

被动的则是学校的成绩、活动、文化、口碑好,出圈了。

最典型的例子不就是玉岩吗?前两年的宿舍豪装,出圈了吧?吸引了一波关注了吧?最近的春假,出圈了吧?加分了吧?这都得益于学校团队的用心,让学生能出成绩至于,还能学得开心,主打一个宾至如归。

事实上,培英也毫不避讳地表示,有在学习玉岩。挺好,还是那句话,真诚,我喜欢。

综上,是我对培英的感受和看法。

因为周五下雨,就没有怎么逛学校,所以没拍多少图片,放个咕哩楼给大家吧。


培英整体我是看好的,今年分数线往上走并不奇怪,区区400人的招生体量,稍微热度高一点,它就能接近甚至达到第一梯度线了。不负责任盲猜一波吧,户籍生分数线在第一梯度线下10分以内,非户籍生达到第一梯度

明天启程大连开始我的假期,不过有时间还是会更新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