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建部首次向公众披露了全国住房调查的结果,数据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我国现有住房总量已高达6亿栋,其中城镇住房3.3亿栋,农村住房2.7亿栋。

若以每栋房子平均容纳5人计算,这6亿栋房子理论上足以满足30亿人口的居住需求,而我国实际人口仅为14亿。这一数据无疑揭示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结构性过剩问题,其严峻程度超乎想象。

然而,这6亿栋房子并非均匀分布在全国各地。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住房空置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在一二线城市,如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等地,尽管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但住房空置率仍维持在20%-25%的较高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城市住房市场的供需矛盾,即高端住房供应过剩,而符合普通民众需求的住房则相对紧缺。



相比之下,三四线城市的住房空置问题更为严重。这些城市的空置率普遍超过30%,部分新区甚至出现了夜间亮灯率不足三成的情况。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风险。随着人口向一二线城市流动的趋势加剧,三四线城市的住房市场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与此同时,房价的走势也反映了房地产市场的深刻变化。在一些三四线城市,房价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跌。以东北某城市为例,该城市2021年的房价还维持在1.2万元/平米的高位,但到了2025年初,已经跌至6500元/平米,跌幅超过40%。而在一线城市,虽然房价整体仍处于较高水平,但也出现了明显的回调。上海、深圳等城市中心区域的房价从最高时的9万多元/平米跌至现在的6万多/平米,跌幅超过30%。

面对这一形势,业内人士对2025年及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预测。他们认为,楼市将迎来四大变局:



第一,保障房入市步伐将加快。为了缓解住房市场的供需矛盾,我国政府计划今年新增120万套保障房。据权威机构测算,每增加10万套保障房,周边商品房价格将下降3%至5%。此外,上海和深圳等地的保障房租金不到市场价格的50%,这将进一步挤压商品房租赁市场的空间。

第二,现房销售将逐步取代预售制。近年来,一些头部房企因资金链断裂而出现烂尾楼、债务违约等问题,给购房者带来了巨大损失。因此,取消预售制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保障购房者的权益,政府部门提出逐步提高现房在新房销售中的占比。目前,全国商品住宅现房销售占比已升至26.5%,30个省市出台了现房销售试点政策。未来,购房者将能够直接选择购买现房,实地验房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第三,房企将迎来大洗牌。过去几年,许多房企盲目扩张、高负债运营,导致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随着房子销售不畅、融资渠道受限、债务集中到期等问题的加剧,很多企业将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然而,这也为那些负债率较低、融资顺畅、流动性较好且能造出受市场青睐房子的房企提供了发展的机遇。经济学家黄奇帆曾预言:“中国9万多家房企将缩减至2万家以内。”这一预测或许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第四,房产税的开征将越来越近。随着住建部摸清国内房子的家底以及不动产全国联网的实现,开征房产税已经没有任何技术障碍。去年,我国高层已经宣布将逐步扩大房产税试点城市的范围。预计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开征房产税的行列中来。届时,拥有2套及以上房产的家庭将被征收房产税,这将大幅增加他们的持房成本。

面对这一系列变化和挑战,不同需求的家庭应如何应对呢?对于刚需家庭来说,现在有了更多的现房可供选择,降低了购买烂尾楼的风险;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可以申请保障房以满足居住需求;而对于投资炒房客来说,则应趁着房产税尚未出台之际,及时将手中多余的房子出售变现以避免未来的损失。

总之,全国住房调查的结果揭示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结构性过剩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面对这些变化和挑战,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以做出明智的决策和选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