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经通过多个外交渠道确认,3月20日,美国蒙大拿州参议员史蒂夫·戴恩斯抵达北京展开访问。上世纪90年代,作为美国企业驻华高管,他曾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工作了6年。其参议员个人网页上还介绍说,戴恩斯有两个孩子也是在香港出生。据新华社报道,2019年9月,戴恩斯与时任佐治亚州参议员、目前被提名出任美国驻华大使的戴维·珀杜曾带领一个国会代表团访问北京。



特朗普(资料图)

就戴恩斯这次的访华行程来看,他显然是带着特朗普的任务来的。自从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以来,美国连续加码对华关税措施,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而这还没有结束,从特朗普此前的表态来看,4月份将出台更多关税法案,名单中还包括中国。在中美关系不断紧绷的当下,美国不断加码对华遏制措施,使得两国关系变得更加岌岌可危。作为特朗普身边的“红人”。戴恩斯这次来中国并不是“握手言和”来了,而是想试探中方的底线,方便美国后续施加更多的关税措施。

据戴恩斯透露,特朗普政府无意与中国持续进行关税战,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个前提条件:即中方必须采取行动,阻止制造芬太尼的易制毒化学品流入美国。戴恩斯还表示,这一条件,将成为双方能否进一步推进贸易谈判的关键所在。然而,中方对于这一要求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原因很简单,中国早已对芬太尼类物质,实施了严格的管控措施,且从未放松过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监管。而美国自己的调查也显示,大部分芬太尼是通过墨西哥边境流入美国,而不是中国。

戴恩斯的发言表明,特朗普政府仍试图延续这种策略,将贸易问题与政治议题挂钩。近年来,美国国内因芬太尼滥用导致的死亡人数不断攀升,美国政府将这一社会危机归咎于中国出口的易制毒化学品。然而,中国早已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在今年发布的《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管控》白皮书中,中国详细介绍了对芬太尼类物质的源头打击、出口管理和国际合作,并明确指出美国的指控缺乏事实依据。不少专家认为,美国对“芬太尼问题”的指责更多是一种政治化手段。



戴恩斯(资料图)

中国海关坚持依法管控、综合施策,始终保持查缉芬太尼类物质高压态势,主要包括以下措施:加强芬太尼类物质走私风险分析研判,明确查缉重点,加大布控查验力度。充分发挥CT机、X光机等监管查验设备效能,优化升级智能审图算法,提高智能审图对夹藏走私的识别能力;对机检发现的可疑货物、物品,及时开展人查验,查缉夹藏、伪瞒报等行为。强化业务培训,持续提升关警员对芬太尼类物质的查缉能力,坚决筑牢芬太尼类物质海关口岸查缉防线。

去年中美贸易额超过6800亿美元,300多万人次跨越大洋两岸,展现出中美合作的强大韧性。而把对话当“禁忌”、合作当“禁区”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是损人害己。中方为帮助美解决芬太尼问题付出了巨大努力,以芬太尼为借口无端加税,只会把又一个合作点变成摩擦点。中美关系发展又来到新的重要节点,更需要不忘来时路、走好前行路。希望美方汲取历史智慧,倾听人民心声,同中方相向而行,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同走好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



戴恩斯(资料图)

芬太尼泛滥的根源在美国,而非中国。美国政府将芬太尼问题政治化、武器化,一边对中国发起关税战,一边又想让中国为其国内问题买单,只能是痴心妄想。美方如果真的想解决问题,就应当对自己“开刀”,而不是逼他人“吃药”。内病外治,只会让世界看到一个治理失能、霸凌霸道的美国形象。希望新西兰朋友们看清美“芬太尼谎言”的真实面目,同中方一道,坚守人间正道,把握时代潮流,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