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封面新闻报道,特朗普宣布将从4月2日起,对所有非美国制造的汽车加征25%关税,这一决定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国际社会激起千层浪。就在第二天,一则消息从北京传出: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开启中国之行,这是他就任后的首次访华。同一天,法国外长巴罗也踏上了访华之旅。这两件事同时发生,似乎预示着国际局势正悄然发生变化,而特朗普一直担心的事情,或许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特朗普(资料图)
先看欧盟这边。美国的关税大棒挥下,欧盟首当其冲成为“受害者”。要知道,欧盟许多车企对美国市场依赖程度不低,特朗普这一举措无疑让欧盟汽车产业面临巨大冲击。欧盟委员会在声明中提到,谢夫乔维奇此次访华,目的是促进欧盟与中国之间更加平衡、合作的贸易关系,重点聚焦互惠、透明和互利。此前,欧盟在经贸政策上曾紧跟美国步伐,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导致中欧贸易关系一度紧张。但在特朗普关税政策的高压下,欧盟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立场。谢夫乔维奇访华前,还前往华盛顿谈判,试图说服美国取消加征关税,可惜努力失败。这也让欧盟意识到,一味依赖美国并非长久之计,转而寻求与中国改善关系,加强经贸合作,成为欧盟当下的重要选择。
法国外长巴罗的访华行程同样引人关注。巴罗访华期间,明确表示法国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战,主张就贸易问题进行对话,特别是欧盟和中国之间的对话。他在北京语言大学演讲时强调,为了地缘政治稳定、繁荣和地球的未来,当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强大的法中伙伴关系。从现实角度看,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经济,近年来本就面临诸多挑战,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威胁更是雪上加霜。法国希望借助与中国的交流合作,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摆脱当前经济困境。同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法国也试图通过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提升自身话语权,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掌握更多主动权。
特朗普(资料图)
一直以来,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政策,通过关税手段试图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巩固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他希望其他国家在贸易上对美国做出更多让步,从而实现美国利益最大化。然而,此次欧盟贸易专员和法国外长同日访华,意味着欧洲部分国家开始尝试摆脱美国的贸易政策束缚,寻求与中国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
这对于特朗普而言,是不愿看到的局面。一旦中欧关系因这次访问得到实质性改善,双方在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合作加深,将极大削弱美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影响力。美国一直试图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制造贸易摩擦,迫使其他国家就范。但如今欧洲国家与中国走近,表明美国的贸易霸权策略正遭遇挑战。
从更宏观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来看,美国的单边主义贸易政策正引发越来越多国家的不满与抵制。此前,美国对俄罗斯石油交易试图加征“二级关税”,就遭到中国明确表态反对。中国作为俄罗斯石油的主要买家,坚定立场,不受美国贸易胁迫。这一事件体现出,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多国家不愿跟随美国的霸权脚步,开始维护自身合理权益。此次欧盟和法国的举动,更是在贸易领域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有力回击。
特朗普(资料图)
世界各国逐渐意识到,美国这种以牺牲他国利益来满足自身需求的做法,无法带来可持续的全球经济发展。各国寻求合作共赢的新路径,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中国凭借自身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备的产业体系以及积极开放的合作态度,自然成为众多国家在寻求新合作关系时的重要伙伴。
随着欧盟贸易专员和法国外长访华行程的推进,后续中欧之间或许会在贸易规则制定、市场准入、技术合作等方面达成一系列成果。这不仅将为中欧双方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还将在全球范围内重塑贸易合作的典范,推动全球贸易朝着更加公平、合理、开放的方向发展。而特朗普所期望构建的以美国为中心的贸易体系,将在这种趋势下愈发摇摇欲坠。可以预见,未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将因这些变化而持续演变,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也将重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