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新入绕边沿,短竿轻钓意悠然。水温低时不爱动,水温高时四处忙。钓鱼的核心要义是随机应变,尤其在黑坑钓鱼时,这个核心要领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比如在黑坑钓鲤鱼时,就需要掌握鲤鱼的活动规律,然后采用正确的钓法和节奏,才能钓得多。下面,我来讲下鲤鱼在黑坑里面的4个活动规律。
鲤鱼在黑坑里面的4个活动规律
一、新鱼刚入水时。新鲤鱼放入黑坑以后,都会绕着黑坑的边缘游动,一般是逆时针洄游,主要是为了熟悉环境,在鱼脑里绘制环境的地图。这个过程一般会持续3~4个小时,甚至是更久。所以,如果黑坑放鱼不久就开钓,可以使用短竿钓近岸区域,往往能钓得更多。
鲤鱼在黑坑里面的4个活动规律
二、入水几小时后。当新入坑的鲤鱼熟悉完环境,就会逐渐游向黑坑中心区域的深水区,因为在深水区相对更加安静,更有安全感。当它们饿了的时候,就会游向深浅交界处寻找食物,吃饱以后继续回到深水区。所以,如何黑坑是前一天放鱼,第二天正钓,建议使用长竿垂钓。
鲤鱼在黑坑里面的4个活动规律
三、气温水温较低时。当气温和水温都比较低的时候,比如气温在20℃以下,水温在15℃以下,鲤鱼的活力会大幅下降,喜欢大规模集群,抱团取暖,躲在深水区某个有结构的区域,就不怎么游动了。有些钓友,刚好抽到了鲤鱼集群的钓位,就能够一直连竿,而其它位置的鲤鱼很少,一般钓不到几条鱼。这种低温的水体中,无论你的鱼饵多好吃,味型多好闻,都很难把鱼诱到窝子里,只能是找到鱼窝去钓鱼,一直没口,就换钓位。
鲤鱼在黑坑里面的4个活动规律
四、气温水温较高时。气温和水温都比较高的时候,气温能够达到30℃以上,鲤鱼就会变得很活跃,鱼群往往会散开,四处游窜,寻找食物。但是,这种比较活跃的鲤鱼,进入窝子以后,往往是吃几口鱼饵,感觉不饿了,就会离开窝子,很难在窝子里持久地停留。这个时候,窝料的留鱼效果至关重要,黑坑鲤鱼正钓时,可以在散炮窝料里添加鱼安素,增加窝料的留鱼时间。
鲤鱼在黑坑里面的4个活动规律
综上所述,就是鲤鱼在黑坑里面的4个活动规律。在黑坑钓鲤鱼时,想要提高鱼饵的诱鱼、促食和留鱼效果,建议在鱼饵中添加飞鲤王、鱼多巴和鱼安素。如果黑坑的水体很肥,想要加强鱼饵的穿透力,还可以再添加一点穿水灵,提高气味的扩散速度,增加鱼饵的诱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