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菲吟

3月20日上午10点半,台州市路桥区新桥镇华章村邻里中心飘出阵阵饭香。一楼老年助餐中心里,红烧肉、油焖大虾、番茄炒蛋等菜肴整齐摆列,老人们正有序排队取餐。依托村社补贴,一些低保、特困老人最低只需支付2.5元就可以买到三菜一汤;循着童声登上二楼,托育中心的老师正带着孩子们做游戏。

近年来,路桥区聚焦“一老一小”重点人群保障和关爱需求,通过整合村社公共空间资源,探索党建引领“朝夕相伴”双龄共养模式,全力打造“家门口”双龄共养综合体。

养老托育双管齐下

今年80岁的陈春领患有眼疾,行动多有不便。自从老年助餐中心开设以来,这里便成了她的食堂。“味道都很好,孩子们忙,现在岁数大了,一个人烧菜不方便,这里提供的服务真是越来越好了。”陈春领说。

据悉,为了重点解决高龄、空巢、独居、失能、困难老年人,兼顾其他老年人“吃饭难”问题,新桥镇通过建设老年助餐中央厨房,采取“中央厨房+助餐点+送餐入户”助餐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利的助餐服务。

“老年助餐中心通过‘五补’机制,科学规划送餐路线及时长,设置两条送餐路线,发挥党员、志愿者、村社干部的力量,目前已实现全镇13个村社的送餐入户。”路桥区新桥镇组织委员陈先增说。

位于二楼的新桥镇托育中心于2024年9月份开园,总面积900平方米,拥有学习区、游戏区、阅读区等空间,目前,共招收近90名学生入园。“课程设置充分贴合幼儿成长需求,涵盖美术绘画、动手实践及家校合作等方面。”新桥镇托育中心负责人郑艳婷介绍。

开园以来,托育中心提供多样化托管服务,包括免费临时托、周托、日托及晚间临时托,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现在入托的小朋友基本来自周边村民家,近一点的走路5分钟就能到,远一点的骑电瓶车10分钟也能到,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家门口’专业的托育中心。”郑艳婷说。

盘活空间激发服务效能

2023年,新桥镇改造华章村老年活动中心,在原址上新建并启用邻里中心,探索“一站式养老”模式,以“老有颐养、幼有善育、青有所为”的理念打造未来邻里场景。在这里,养老与托育不仅实现空间上的联合互融,也将实现就餐食堂、教育娱乐、医护设备、管理人员等资源的融合互补。

“如何利用好村社的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目前,双龄共养综合体运转良好。接下来,将在上级精心指导下,进一步深化阵地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为更多老年人和幼儿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陈先增说。

近年来,路桥区针对养老、托育各自为战、阵地重复建设、服务资源既紧缺又浪费等瓶颈问题,创新打造“朝夕相伴”老幼共融服务品牌,在新建、腾挪、改造一批党群服务中心,推进集康养照护、托幼托育、文化教育等复合型阵地建设的同时,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新建小区配套设施建设,对楼栋架空层、物业用房、楼道等小区“边角”进行微改造,精心推进儿童之家、邻里食堂、文化广场等阵地建设。

“我们将聚焦于‘一老一小’的高频需求,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的平台优势,深入推进双龄共养综合体建设。同时,加大政策集成力度,引入第三方专业养老托育机构,开展‘四季同行、老幼共融’的服务活动,使党群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路桥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缪艳表示。

截至目前,路桥区已打造21个“朝夕相伴”双龄共养服务综合体,覆盖61个村社,惠及老人2.03万人、婴幼儿3100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