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现在就业怎么样?还能不能报?
一般来说,文科我都会推荐,理科我不太建议,除非理科生物理能力不是很强,物理化学学的都一般,又是个小女生,那没办法了,可以让她学个会计。
会计这个专业就像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什么意思呢?会计专业未来有可能有很多基层岗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是这个专业目前离被人工智能完全取代还有一段距离,也就是说孩子本科毕业或专科毕业后,还能有机会去企业里面当一段最基层的会计。所以这个专业未来即将面临着极大的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什么叫两极分化呢?
就是如果能力不行的孩子,人工智能一定会取代他们。现在有一个东西叫财务共享中心,这个已经存在不是一年了。财务共享中心能够帮助企业完成一些很基层的工作。会计出来后有两种不同的定位,第一种是简单的记账会计,还有一种是比记账会计稍微好一点的总账会计。只会记账或者去工商局、人社局办办事儿的这种会计,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基本上就被取代了,而且这个很快就会普及起来。
但是有两种会计是人工智能取代不了的。家长朋友们要知道,第一种是税务统筹,就是帮公司做税务统筹的。因为我们国家的税务很复杂,里面牵涉到很多微妙的东西,人工智能、财务共享中心这种大数据软件解决不了。它是把企业的财务端和政府的管理部门对接起来,很多以前需要记账会计去人为记的账目、去办的事儿,通过互联网、财务共享中心就可以申请解决。
但是唯独税务这一块,怎么核算公司的税务?这个东西不是统一的,合理避税这一块儿永远都是需要人来做的,但这对人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懂会计,还要懂业务,每个行业的业务属性不一样,税收也不一样,同时还要懂很多国家的法规,所以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岗位。
第二种是财务统筹,为公司站在比较宏观的领域去做财务未来的分配支配,预判公司未来 10 年甚至 20 年的财务走向,用合理的财务规划统筹为公司省更多的钱,规避很多财务风险,让公司变得更加健康。这个人工智能是绝对解决不了的,这种岗位需要孩子的综合能力。
第一,财税能力要强,对国家税务的了解要比较强;同时要具备公司所办业务的专业能力;还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如果具备这样的能力,未来就不可能被淘汰。但是如果学校层次不行,专业能力也不行,又没有自身提升,不去考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那么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很多大学都在取消会计专业,像清华、北大、武大等学校都在讨论这个问题。但是这并不影响,因为未来各个企业都会面临税务统筹、财务统筹的工作,还是有人要干这个工作的。即便取消了会计专业,还有其他专业可以顶上,比如金融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等,这些专业也会接触到会计相关知识。
我给大家说一个我认为会计的核心发展理论。其实院校层次当然很重要,但还有一个就是自身不断提升考证。你看我们国家现在各种证书里面,含金量最高的还是注册会计师(CPA)。你去看一看 CPA 考多少门,它里面考了作为会计应用在各种不同工作环境下的各种能力。
进入单位后,学历不是很高的话,可以通过自学 CPA 的课程提升自己,把课程学好,尽可能考过证,就算考不过,学了那些知识后也会变得很充实,各方面业务能力都会很强,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综合型人才,那么未来就可以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冲击。
而且家长朋友们也不用太过于纠结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都在看好人工智能的发展,但它也许是很漫长的一个过程。要知道有些人工智能真的能冲击到很多基层岗位的就业,但是我们要考虑到人文社会的问题。就是我们国家愿不愿意让这个东西发展到很多基层岗位都消失了。给大家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农村种地,机械早就可以实现无人化了,比如去天津港旅游,看到港口卸集装箱都是无人机器和无人卡车,装载车都是无人的。
农村大田管理也可以用智能化工具普及,像国外农场一样,方圆多少里地只有两三个人看管。我们有这个技术能力,但为啥没有推广呢?
这里面有很多社会问题,比如管理部门的经费问题、推广组织问题,还有一个问题要考虑到,就是把这些岗位取代了,这些人干什么?把农民都取代了,他们流落到社会上怎么办?所以从人伦和社会的角度上来考虑人工智能的发展,技术是非常好的,但技术落地是个很漫长的时间,我们要考虑社会问题。当国家发展得非常健康,福利待遇各方面都很好,有一部分被淘汰下来的人,国家也能养,不让他们吃不上饭,这种时候可能就是真正的全民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但这个年代很久远。
所以我觉得大家不要特别唱衰某一个专业,不能特别唱衰某一个专业。现在推出来一个专业,中国马上就会把这个专业挤满,挤满了之后就开始唱衰这个专业,唱衰完这个专业又开始推另外一个专业,这样学哪个专业才是个头儿啊?
现在经济不是特别好,都很卷,喜欢什么就读什么,但是你的喜欢是要付出行动的,不能光动嘴。不想被淘汰,就要不断提升自己,这和学校有的时候没有直接的关系,是自己的事儿。所以大家喜欢就报,但是要知道未来会计专业的这些情况,做好心理准备,更加努力地去学习知识。祝大家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