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月,陈赓带着一条伤腿回到了上海,妻子王根英帮他联系到了上海地下组织,并送他到牛慧霖骨科医院疗伤。

经过4个月的治疗,陈赓又恢复了往日的开朗的性格,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因为在这期间,他和妻儿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日子。



然而幸福的日子很短暂,1933年3月,陈赓就收到了党组织的通知,要派他去江西中央苏区工作。临走前一天,陈赓来到了贵州路丽都大戏院,他要在这里见一个名叫黎莉莉的女子。

黎莉莉的父亲是党内著名的红色特工钱壮飞,曾打入蒋介石的机要部门工作。顾顺章叛变后,出卖了党内大部分领导的住址,幸亏钱壮飞拦截及时,才保护革命力量不落入敌手。

后来,钱壮飞转移到了江西苏区,他的小女儿钱臻臻因父母都参加革命不能照看她,于是她很小就加入了明月歌舞社,并改名黎莉莉。



陈赓本想在离开前慰问一下战友之女,却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就当他来到大戏院门口,却遇见了一个绰号叫“小白脸”的叛徒。此人原是上海某公司的学徒工,后加入特科成为特工,没想到竟叛变革命。

见到陈赓,“小白脸”便急忙上前拉话,陈赓见他神情躲闪,意识到不对劲,敷衍了几句就急匆匆向外走去。

在黄埔军校的时候,陈赓就以“飞毛腿”出名,后来去了苏联,又专门学过摆脱特务的技术,心想一定能甩掉“小白脸”。然而,陈赓却忽略了他现在右腿还没大好,结果跑了一阵也无法甩掉对方,情急之下便钻进了一条弄堂,准备来个措手不及打趴对手。



如陈赓所料,对方果然不是他的对手,三下五除二就被他打倒在地。就当他准备逃走之际,这个可恶的叛徒却抓住他的腿大喊大叫,引来了附近的巡捕,陈赓不幸被捕。

之后,陈赓被关进了附近的“老闸捕房”,里面的探长是陈赓的熟识,于是陈赓通过他向党组织传递了自己被捕的消息。

不久英国特务兰普逊来到监狱审问陈赓,想从他口中得到共产党的秘密机关和其他党员的住址。陈赓垂着眼帘并不抬头看兰普逊,淡定开口:“可以给我一支香烟吗?”



兰普逊以为他要妥协,便从香烟盒中抽出一支递给陈赓,结果等了半天仍不见陈赓开口,心中不由得气恼,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问题。没想到,陈赓用英语骂了一句脏话,气得兰普逊暴跳如雷,竟打了陈赓一个耳光。

顿时,陈赓的脸就红肿起来,但他依旧镇定自若,眼神毫无惧意。见无法撼动陈赓,兰普逊气急败坏地离开了牢房。

过了两天,兰普逊再次来到监狱,陈赓本以为他还会逼问自己,没想到对方竟表现得非常客气,说:“陈先生,我们对待政治犯一向很文明,有什么要求你可以提。”陈赓有些疑惑地看向兰普逊,却听他接着说:“外面有人要见你,还请你想好措辞再说话。”

陈赓瞬间就明白兰普逊的意思,冷哼一声不再理会。



没过多久,陈赓就被带了出去,远远就看到一位贵妇坐在审讯室,身边还有其他记者模样的人,仔细一看原来那个贵妇竟是宋庆龄。

宋庆龄没有寒暄直入主题:“你在监狱怎么样?”

旁边的兰普逊迫不及待地开口:“我们对待政治犯一向文明。”

陈赓鄙夷地看向兰普逊,指了指自己还未消除巴掌印的脸质问道:“这也叫文明?”



兰普逊没有想到陈赓会无视他刚才的威胁,尴尬不已。此时,宋庆龄也观察到了陈赓脸上的巴掌印,顿时火冒三丈,愤怒地看向兰普逊:“这是谁干的?”

兰普逊刚要解释,宋庆龄就对旁边的记者们说:“公共租界巡捕房虐待政治犯,这是有目共睹的,陈赓脸上的巴掌印就是证据!况且陈赓不是犯人,他是爱国者,是拥护中山先生三大政策最坚决的人,我要求立即释放他。”

送走宋庆龄,兰普逊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但再未敢对陈赓使用武力。



不久,宋庆龄又一次探监,还在报纸上发表了公开声明,积极营救。同时,陈赓也在难友谭国辅口中得知了他被捕的真相。

谭国辅说,其实陈赓刚到上海不久就被国民党特务盯上了,之所以没有早一点逮捕他,是因为那些人想要通过他抓到更多的共产党人。而他在戏台遇到“小白脸”也并非偶然,或许是敌人察觉到他要离开上海,所以动了手。

为了解救陈赓,宋庆龄四处奔忙,但无论怎样都无法说服国民党放人。就在无计可施的时候,宋庆龄忽然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蒋介石。



1925年,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蒋介石连续取得了两场战争的胜利,于是产生了轻敌的想法。拿下惠州后,蒋介石继续带兵前进,却在半路上遇到了广东省军阀林虎的部队。

林虎部队向来强悍,再加上蒋介石轻敌,东征军很快就落入了下风,并有溃败之势。就在蒋介石以为将要丧命于此的时候,当时担任护卫的陈赓突然出现,二话不说背起他就跑,最后将他藏匿于安全地点。

当时,几乎整个黄埔军校的学员都知道陈赓对蒋介石有恩。于是,宋庆龄打算利用这一点给蒋介石施加压力。



宋庆龄当即给蒋介石写去了一封信,斥责他不该如此对待自己的救命恩人,坚决要求释放陈赓。之后,宋庆龄又在报纸上发表了陈赓救蒋介石之往事,想要用舆论压力迫使蒋介石放人。

同一时间,蒋介石悄悄把陈赓转移到了南昌,由他亲自劝降,但陈赓对党极其忠诚,无论蒋介石如何威逼利诱,他依然坚持不投降。

蒋介石还想继续关押陈赓,但经过进步人士的多方营救,陈赓顺利逃脱。在离开南昌时,陈赓去秘密拜访了救命恩人宋庆龄,发誓:“下次见面,我就带十万部队来!”

之后陈赓就踏上了去往江西的道路,途中发生了一个插曲,足见宋庆龄这次营救行动的成功。



列车一路来到了徐州,因疲倦不堪,陈赓便下车到站台准备换换空气,结果一抬头就看到了国民党官员钱大钧,他赶紧躲避视线往车上走,但还是晚了一步。

列车发动时,钱大钧的副官找到陈赓说:“我们长官有请!”陈赓只好硬着头皮去见钱大钧,但钱大钧并没有找他的麻烦,反而是谈论起了俩人的往事。

更令陈赓意外的是,直到自己提出要离开,钱大钧都没有要逮捕他的意思。后来,有传言称,钱大钧在陈赓走后对副官说了一句:“老蒋都奈何不了他,我若是抓了他,不是自个儿找了个烫手的山芋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