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童声里”全国优秀少儿歌曲演唱会上演(02:19)
3月30日下午,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中国文联音乐艺术中心、上海音乐家协会、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共同承办,上海音协儿童音乐专业委员会、上海市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中国音协《儿童音乐》编辑部共同协办的“阳光下·童声里”全国优秀少儿歌曲演唱会在上音歌剧院上演。本场演唱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少儿合唱团、演唱组合以及“小金钟”优秀选手等800多名青少年,唱响了属于新时代少年儿童的原创歌曲。
“此次演唱会的20首优秀作品产生于新时代优秀少儿歌曲创作推广工程,”演唱会的艺术总监、中国音协原副秘书长熊纬介绍。推广工程从全国范围征集了600余首少儿歌曲新作,历经采风创作、进校园试听试唱、修改打磨、层层评选,最终推出了20首作品。这些歌曲丰富多样地展现了当代少年儿童的面貌,参与演出的孩子们则来自中国各地,“除了上海的少儿合唱团以外,这次演出有来自大凉山的彝族小朋友,来自广州荔湾区的童声合唱团,也有来自革命老区的马兰花合唱团,既有时代气息,也有民族特点。”熊纬说。
演唱会第一篇章“孩子的天空”在《勇气大爆发》和《孩子的天空》(六一特别版)中拉开帷幕。随后,《唐诗里的中国》用歌声与舞蹈演绎了中国诗词文化的典雅瑰丽;在《星缘四季》的旋律中,孩子们纷纷化身灵气十足的“小魔仙”。两首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歌曲《小花》和《雁南归》由四川大凉山与上海的孩子共同演绎,在短时间的排练中,上海的小朋友学习了以彝族语言来演唱歌曲。《在爸爸的肩膀上》以细腻的表达,展现孩子的视角中对父爱的珍惜与依赖。同学们用《校园变变变》讲述校园越变越好的故事,唱出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蓬勃朝气。
演唱会第二篇章“把未来点亮”在《我要认识你》的活泼旋律中开场。《中国我的爱》《一米》《我的嘎公》《我想去看看》《寸金寸光阴》等歌曲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唱出了不同的情感。演唱会接近尾声,歌唱家廖昌永与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的孩子们一起演唱了《把未来点亮》,诉说新时代对少年儿童的期许。在大家耳熟能详的《歌声与微笑》中,演唱会完美结束。
“我们在歌声中成长,童声歌曲是我们美好的回忆。在上海举办全国优秀少儿歌曲演唱会,我们希望展现一种传承性,由此就想到了这首上海具有代表性的童声歌曲《歌声与微笑》,邀请了上海小荧星艺术团的小朋友们一同演唱,”此次演唱会总导演张建介绍。
这些作品首次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上集中亮相,为原创少儿歌曲营造了“听得懂、唱得响、传得开”的音乐文化新生态,是文艺界、教育界合力为少年儿童打造的音乐盛典。“上海之春”将坚持搭建更多全国优秀节目的发布和展示平台,成为包括广大少年儿童在内的人民大众的音乐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