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的上音歌剧院,被800多名青少年的歌声点亮。上海市黄浦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春天少年合唱团、四川大凉山喜德县果果合唱团、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宫荔湾童声合唱团、河北省音乐家协会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等汇聚“上海之春”,参演“阳光下·童声里”全国优秀少儿歌曲演唱会。20首作品精选自中国音乐家协会“新时代优秀少儿歌曲创作推广工程”征集而来的600余首少儿歌曲新作,唱出孩子们的心声。


上海市黄浦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春天少年合唱团演绎《中国,我的爱》

今年10岁的“春天”来自北京,是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的女儿。继承了妈妈的好嗓子,“春天”将一曲《我的嘎公》唱得十分动人。“我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学唱歌了,2岁第一次登台。《我的嘎公》是一首新歌,写的是我的嘎公跟我一块儿坐绿皮火车,一路看到的风景。嘎公是土家族方言对外公的称呼,每次唱这首歌我都要哭一回,感觉我的嘎公就在我身边,他很爱我,我也很爱他。”


10岁的“春天”演唱《我的嘎公》

“第一朵花儿歌唱的时候,春水向东流。第二朵花儿歌唱的时候,森林绿枝头。第三朵花儿歌唱的时候,庄稼就成熟。第四朵花儿歌唱的时候,白雪堆屋后。”来自四川大凉山喜德县果果合唱团的彝族孩子们和来自上海市普陀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心合唱团的孩子们一起演唱的《小花》,打动了许多观众。

领队老师阿西阿呷说:“《小花》里有我们大凉山的索玛花、荞麦花,还有许许多多五彩缤纷的花,每一朵花都不一样。孩子们用充满童真的歌声唱出大凉山春夏秋冬四季的变迁,展现我们的人文地理和民俗风情。”中国音乐家协会交流培训处处长邹薇说:“《小花》曾获五个一工程奖,纯真美好,来自大凉山的孩子们都是经过选拔才来到‘上海之春’的舞台,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也用质朴、清澈的歌声深深打动了我们。”


来自大凉山的孩子和来自上海的孩子唱起《小花》

来自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合唱团的孩子们演唱了《我要认识你》,孩子们的表现让领唱老师姚雨柔感到骄傲。“孩子们在舞台上展现出童真与活力,也展现出他们的专业实力。我们每周都会排练两次,对他们来说,‘上海之春’是一个梦寐以求的舞台,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用歌声唱出梦想。”

男中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廖昌永和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合唱团的孩子们一起演唱了《把未来点亮》。廖昌永说:“和孩子们一起唱歌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心里像装了一片阳光。希望有更多写给孩子的歌,在‘上海之春’的舞台上被唱响,陪伴孩子们快乐地成长,唱出对未来的希望。今天登上这个舞台几百个孩子中,也许就有我们的‘未来之星’。”


河北省音乐家协会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和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宫荔湾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演唱《我想去看看》

“阳光下·童声里”全国优秀少儿歌曲演唱会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原中国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熊玮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大批优秀的少儿歌曲诞生在上海,这次演唱会推出了许多充满童真童趣的新作品,展示了新时代少年儿童的新的风貌,希望未来能涌现更多‘听得懂、唱得响、传得开’的少儿歌曲。”

原标题:《800多名青少年在“上海之春”放歌》

栏目主编:施晨露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吴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