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乐事薯片含有TBHQ致癌添加剂一事引发热议。
有医师提醒,长期过量摄入TBHQ会增加患癌风险,但经过网络传播,就变成了“乐事薯片被曝含有TBHQ致癌添加剂”,然后进一步变味,成了“吃薯片会致癌”,又或者“乐事明知原料有风险还在用”。
对此,乐事客服回应称,“根据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食品中TBHQ的最大添加量为0.2克每千克,以油脂中的含量来确定,TBHQ是一种抗氧化剂,乐事的产品符合国家规定”。
TBHQ究竟是什么?
多吃薯片到底会不会致癌?
这显然又是一条典型的靠“脱离剂量谈毒性”来制造公众焦虑、博取流量的信息。要证明其耸人听闻,其实只要看两点就够了。
首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TBHQ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在膨化食品、油炸面制品、方便米面制品、糕点、饼干等11种食品中添加,最大使用量为0.2克/千克。
既然“官方盖章”了,那就说明,TBHQ完全可以使用,只要按照限定的范围和用量添加就行。而且,能够入国家标准“法眼”的食品添加剂,其安全性均经过严格评估。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其次,来看TBHQ能吃多少?依据是一个叫ADI(可接受日摄入量)的东西。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经过多次评估,将TBHQ的ADI上限定为0.7毫克/公斤体重。
以一名体重75公斤的成年男性为例,一天摄入量不超过52.5毫克TBHQ是比较适宜的。
假设我们吃到的薯片都顶着上限添加TBHQ,也就是1千克薯片里含有0.2克TBHQ,那么,一包净含量75克的薯片里就含有0.015克TBHQ。
75公斤的成年男性要一天吃3.5包这样的薯片,才会超出ADI上限。
如果按照网上流传的“摄入超5克或将有致命风险”来算,那这位男士恐怕一天要吃300多包薯片才可能致命,或许在因为TBHQ致死前,先噎死或撑死了。
此时,再回头看所谓致癌风险,真是有够荒谬的。
正常情况下,一般消费者的TBHQ摄入量不会超出“风险线”。
JECFA评估了来自澳大利亚、巴西、中国、新西兰、英国和美国等六个国家的数据,发现基于家庭调查的TBHQ估计摄入量低于ADI。
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哪怕饮食文化有差异,普通家庭饮食环境中过量摄入TBHQ的风险不大。
当然,就算特别爱吃薯片,一天里吃了3.5包以上,超了量也未必会怎样,别一直超就行。
回顾历史,还可以发现,这一次的乐事薯片风波似曾相识。一些炒作者多次拿“日本禁用的TBHQ却在其他国家使用”来兴风作浪,指责一些国家、企业对消费者缺乏责任感。
2014年,我国台湾地区“问题油”事件曝光,一些人利用了大众对该物质的陌生心理,并搬出有日本等国家禁用该物质作为“实锤”,将添加TBHQ的行为“一棒子打死”,对相关行业进行抨击,却忽视了欧美、中国这些大市场仍在允许使用该物质的事实。
去年,因被检测出日本禁用的TBHQ,超43公斤的卫龙亲嘴烧产品在日本被召回,相关话题登上热搜第一。卫龙当时的回应相当直接霸气:这是国家间标准不一样所致,产品符合中国标准,安全合规,消费者可放心食用。后续在日本售卖的亲嘴烧按照日本标准调整配方就可以。
需要强调的是,不同国家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上有不同的考量,“不安全”不是禁用某种添加剂的唯一原因,也可能与防疫、生物多样性保护、贸易保护等有关。
虽说流言止于智者,但真心希望没有这样的流言,让制造公众焦虑、博取流量的人受到法律的制裁。
此前,乐事薯片因添加剂问题已多次被热议。
目前,国内外均对TBHQ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和评估,实验数据表明: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和剂量下,少量食用TBHQ是安全的,但长期大量摄入可能会增加健康风险。
TBHQ之所以引发热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在国际标准上的争议性,日本明令禁止使用TBHQ,而美国FDA在批准TBHQ使用时,公开其安全性评估报告,并征求公众意见。部分食品制造商则采用天然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和迷迭香提取物)作为替代品,以满足市场对更天然食品添加剂的需求。
另外,曾经在2020年,深圳市消委会发布的薯片比较试验报告显示,乐事等7款薯片丙烯酰胺含量超过欧盟750微克/公斤的基准水平。丙烯酰胺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2A类致癌物,高温加工食品中易产生。尽管中国尚未制定丙烯酰胺限量标准,但专家强调,儿童、孕妇等敏感人群应控制摄入量。
乐事方面则表示,丙烯酰胺是马铃薯高温加工的自然产物,公司严格遵守国内法规。深圳市消委会则澄清,欧盟基准值为行业参考指标,并非安全标准,但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低丙烯酰胺含量的产品。
据百事公司发布的2024财年前三季度,百事营收为640.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27.89亿元),同比上升0.7%;净利润为80.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1.72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以乐事为代表的食品业务正反超饮品业务,成为百事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乐事薯片在中国休闲食品市场中的市场份额已高达52%。
来源:上观新闻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