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观昭通”
来源:昭通发布 等
原标题:妈妈是他的脚,他是妈妈的光!云南昭通这份爱,看哭无数人!
清晨7:30
昭通市巧家县第四中学
初一287班的教室里
已经热闹起来
走廊上
一位妈妈背着孩子
缓缓朝着教室走来
妈妈叫李敏先,背上是她14岁的儿子小姚。小姚,是该校初一年级学生。
8岁那年,小姚患上了发病率仅四千分之一的罕见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这是一种目前还无法治愈的疾病。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小姚的父母如遭雷击。为了给小姚治病,一家人四处奔波,从成都、重庆,再到云南,开启了漫长的治疗之路。小姚的父亲为了承担高昂的医药费和一家人的生活开销,只能外出打工,照顾小姚和求医问药的重任,就全部落在了妈妈李敏先的肩上。如今,李敏先每个月都要带着儿子前往昆明复查、开药。
小姚是个懂事上进的孩子,学习从不让父母操心,在学校深受老师认可和同学喜爱,客厅里摆放的一张张奖状,便是他努力的最好证明。然而,疾病让小姚的上学之路困难重重。起初,小姚还能勉强行走,但对他来说,上学路上的一颗小石子都可能成为绊倒他的“敌人”,母亲只好时刻紧牵着他、护着他。可随着病情恶化,小学四年级时,小姚彻底失去了行走能力,求学之路变得更加崎岖。
为了让孩子能够继续上学,李敏先背起小姚,一步一步丈量着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后来,由于药物副作用,小姚体重增加,加之个子长高,李敏先渐渐背不动他了。半年前,她开始采用“轮椅+背”相结合的方式送小姚上下学。
“再苦再累我都能坚持,只要孩子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读书、长大,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这成为李敏先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和力量。
李敏先的生活完全围绕着小姚转动。每天送小姚到学校后,就时刻盯着时间,留意老师来电。尽管老师和同学都愿意在学校照顾小姚,但她仍坚持尽量不给大家添麻烦。在兼顾孩子大小便护理之余,回家做好饭又匆匆送到学校,确保小姚能按时吃饭。从家到学校,一天至少要往返四个来回,每一步都匆忙却坚定。李敏先对小姚照顾得无微不至,小姚手部肌肉萎缩变形,连举高水杯都做不到,除了能自己吃饭,其他如洗漱、换衣服、上厕所等都需要母亲帮忙。但身体的不便并未困住小姚的内心,他始终阳光自信。
在学习上,小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小姚的老师孔美玲说:“小姚同学总是带着阳光自信的笑容,和同学们相处融洽,还会主动帮同学解决学习问题,同学们也很热心地在生活上帮助他。”
和记者交谈中,李敏先说得最多的就是“坚持”。她坚持用自己的身躯,扛起儿子的日常行动;坚持让儿子接受良好教育;坚持与疾病顽强斗争,再苦再累也绝不放弃。在这条艰难的路上,母亲的双脚,是小姚前行的力量源泉;老师的悉心教导、同学们的热心帮助,是滋养他成长的温暖力量。
小姚同学
加油
持续关注
看完点亮下方
“赞”和
分享给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