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您好,我是观象知远!

这个周末很热闹,李嘉诚与贝莱德的这笔港口生意被拦下来,紧接着发生了三件大事:

美国发言人对交易被拦表态;

港澳办昨天再次转发大公报文章,劝李家“尽快回头”;

二儿子李泽楷旗下盈科集团,急急忙忙地跟长和集团划清界限;

只有97岁的李嘉诚,却始终保持沉默。他究竟在等什么?



港澳办的最新喊话,字字千钧

3月29日是周六,但港澳办再次转发了大公报的文章,里面提到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想要蒙混过关”,而且“希望能掂量出这一信息的分量,尽快停止交易,否则后果严重”。

这个表态很直白!



港澳办此前对港企的一些争议,基本都是作“原则性表态”,但此次连续多次转载《大公报》文章,并做出“悬崖勒马”的最后警告,将这笔交易定性为“触碰国家战略安全底线”。

如果李家依然执迷不悟,坚持在4月2日选择签约,就相当于让长和贴上了“叛国资本”的标签。

现在对这笔交易的初步审查只是第一步,后续的《反外国制裁法》、《不可靠实体清单》随时可能启动,届时长和在内地的能源、零售、基建业务将很可能会被连根拔起。这个后果的严重性,李家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不慎重考虑。

美方对此事的表态:火上浇油

当美方发言人对交易被拦,中方不满说出“不意外”时,他们给出的理由是,这笔交易会削弱中方对巴拿马运河地区的控制,所以中方肯定会不满意,进而选择阻止这笔交易。

这像极了一个考试作弊被抓包的学生,还非要嘴硬说“我早就知道你会抓我”。他们也许以为中国对这笔交易会忍气吞声,却没想到我们直接掀了桌子。

另外,美方发言人还补充说“非常愿意见到美国投资者拿到巴拿马港口公司的控制权,拿下克里斯托巴尔港和巴尔博亚港。”

这个表态,相当于在美官方层面上给这笔交易定了性,并在给贝莱德财团站脚助威,要求他们完成这笔买卖。

对这笔交易,中美双方态度鲜明,都已经亮剑。



二儿子李泽楷的紧急切割

虽然父亲李嘉诚和哥哥李泽钜,始终用沉默应对舆论风暴。但二儿子李泽楷旗下的电讯盈科,却紧急发表声明,李泽楷旗下所有业务都独立于长和,而且是“零股权关联”,从2000年开始,就没有参与对方的任何决策。

这个表态算是一种紧急切割,与贝莱德的这笔买卖跟电讯盈科没关系,李泽楷也没有参与。如果父亲和哥哥坚持完成交易,也跟他没关系。如果后续长和系要被处理,希望电讯盈科不要被“误伤"到。

但李泽楷的“决裂宣言”骗不了明眼人。盈科能在印尼搞5G、在东南亚推数字支付,靠的真是“纯商业能力”?没有“李嘉诚之子”的隐形背书,哪个第三世界国家敢把命脉交给一个香港公司?

切割得了股权,切割不了血脉;甩得开长和,却甩不开“李家人”的标签。



李嘉诚依然沉默

大家都在等李嘉诚的回应,但他选择了最危险的应对策略:沉默。这种沉默,不是胸有成竹的淡定,而是进退维谷的绝望。

进,是刀山:如果硬推交易,李家将可能彻底失去中国市场。看看港澳办三天三次转载《大公报》社评的力度,就知道官方耐心即将耗尽。

退,是火海:如果叫停交易,肯定要得罪美国,还可能面临巨额违约金,长和将损失惨重。

他当年能拿下顺利巴拿马港口,是因为西方把他视为“中西方桥梁”;但当中美双方都开始亮剑之时,这种骑墙策略就成了“自讨苦吃”。



大决战的前夕

这场交易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本质上就是中美两大经济体,在21世纪即将开始的一场“大决战”,胜利者将重构全球秩序。

美国想为自己岌岌可危的霸权续命,中国的实力则在全面崛起,准备打破一家独大的局面。而李嘉诚的这笔港口买卖,一不小心成了大决战开始之前的前哨战。

未来的世界格局,不会再给“全球掮客”和“骑墙派”留位置。

李嘉诚虽然在继续保持沉默,但这次他必须做出一个选择,没有中间地带。

他和旗下的长和系,最终将“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灭亡”,但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对此,您怎么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