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时报报道,近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法新社记者提问,有报道称,在长江和记集团同意出售在巴拿马业务后,中国政府正就该集团出售海外港口对其开展调查。外交部能否证实并提供更多细节?“有关具体情况请向主管部门询问。作为原则,我想强调,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正当权益的行为。”毛宁说。并且,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出席行政会议前,也对李嘉诚出售港口事件进行回应。

李家超在回应事件时指出:任何交易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特区政府会依法依规处理。其实,无论在香港特区法律层面还是国家法律层面,法律体系已相当完备。特别是我国近年应对美西方打压和涉外制裁,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反制裁经验,形成了有效应对机制。对于损害国家利益的所谓“合法交易”,国家和特区都有法律机制应对。换言之,那些一再强调今次交易全属合同自由下“合法交易”的说法,未免太过天真和糊涂。



李嘉诚(资料图)

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关键的交锋阶段,在此敏感时期,出售港口的行为无异于自毁长城。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此次不能妥善处理李嘉诚出售港口一事,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在中美博弈中,特朗普一方先下一城。其带来的危害,绝非仅仅是失去几个港口那么简单,这与股市中恶意“唱衰”行为类似,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从李嘉诚出售43港来看,不少港口都处于“一带一路”关键位置上,美国如果利用港口大做文章,那么这将会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造成严重的破坏。美国一直都在敌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曾处心积虑搞破坏,比如造谣声称中方利用“一带一路”给相关国家制造“债务陷阱”,还曾经鼓动欧洲国家以所谓“援俄”为由,要没收中国在欧洲的“一带一路”的基建投资。美国千方百计都没有做到的事情,随着李嘉诚的这批港口到来,美国就有条件开始搞破坏,这可谓是李嘉诚给美国递刀,美国磨刀霍霍。



巴拿马运河(资料图)

无论李嘉诚目前出于何种考量,官方其实也已经给李嘉诚指出了一条明路,根据有关报道,近日,中方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的规定》,根据新规的内容,我们可以解读出这样的信息:该规定要落实的《反制裁法》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反制措施应对外国对中国企业或个人的不正当制裁和胁迫行为,在“港口交易”发酵的当下,中方突然公布这样的新法,可谓是意味深长。

尽管后来官方并没有深究李嘉诚的责任,毕竟坚持对外开放的我国需要尊重资本自愿流通的选择。然而,这次“卖港口”事件已经被《大公报》定性为“用合法手段掩盖非法目的”的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李嘉诚和李泽钜父子绝不可能糊弄了事。



李泽楷(资料图)

实际上,无论李嘉诚集团是否同意,官方都必须出面来阻止这起收购案,因为对国家带来的伤害实在太大了,影响到国家供应链的安全、影响国家的海洋贸易、影响国家的“一带一路”政策等等,无论挑出来那一条,都能让李嘉诚方面吃不了兜着走。李嘉诚如果敢签字,必然将迎来出局的结果,并且还将背负骂名。官方也必然会出手阻止,到时候他就将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李嘉诚现在要做的,就是站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立即终止跟美国方面的接洽。

总的来说,这场港口交易已超越商业范畴,成为检验企业家责任与政治智慧的试金石。李嘉诚的抉择,不仅关乎个人商业帝国的存续,更将定义香港资本巨头在民族复兴中的历史角色。正如《大公报》所言:“饮水思源者,方有资格背靠祖国谋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