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夏天,我出生了。那年夏天,天气特别热,大人们都说是个火辣辣的年头。可对我来说,这热辣辣的夏天,也成了我记忆里最黑暗的开端。父亲在一次意外中走了,母亲哭得死去活来。 我记事的时候,家里已经是一片凄凉。
外婆想带走母亲,说这日子没法过,要带母亲回娘家。 可奶奶死活不同意,说孩子不能没有娘,留下来,我们一家人一起照顾他。 爷爷那时候也总是沉默不语,只是默默地抽着旱烟。
母亲犹豫了很久。她两次收拾东西要走,又两次放下行李,最后还是留了下来。 我记得她当时的眼神,很坚定,也带着一丝疲惫。那五年,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我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母亲一个人操持家务,还要照顾我。
奶奶几次想让母亲改嫁,总是说,“这日子,一个人带着孩子,太苦了!你该找个好人家,重新开始。” 可母亲总是摇头,她说她放不下我。后来,奶奶也放弃了,转而开始张罗着给母亲招婿。 可村里那些光棍,不是好吃懒做,就是脾气古怪,总之,没一个合适的。
第二部分:窑洞惊魂与意外的转机 (1977)
我八岁那年上了一年级。班主任是丁剑锋老师,一个下放的知青。因为爷爷奶奶和母亲轮流接送我,其他同学总是笑话我,说我像个拖油瓶。
为了融入集体,我跟着一个叫周小宝的同学跑到村后一个破窑洞玩。结果,我们迷路了,天黑了,还下起了雨。 周小宝吓得哭了起来,我也不敢哭,只紧紧地抱着他。
后来,我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掉进了水沟里。 那水又凉又深,我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我拼命挣扎,却怎么也爬不出来。当时脑海里一片空白,只记得无尽的黑暗和冰冷。
等再次醒来,我已经在医院里了。 我发高烧,病了七天。学校调查了这件事,周小宝他们受到了批评。
丁老师来看我,他带来了一些橘子罐头。 记得当时,他把罐头放在床头柜上,起身去接水的时候,罐头突然掉了下来,摔碎了。 他当时的表情,好像有点慌张,也有点无奈。这个细节,我现在想起来,觉得挺有意思的。
第三部分:母爱的影响与情感的萌芽
为了感谢丁老师,母亲经常给他送些自己做的吃食,还会帮他收拾宿舍。 母亲很勤劳,也很善良。 她对谁都好,总是乐呵呵的。
丁老师慢慢地改变了对母亲的态度。他跟我说的话不多,但我知道,他开始欣赏母亲了。也许,是因为看到了母亲的坚强,也许,是因为我,也许,是因为他自己的家庭让他感到失望。他的妈妈,对他很冷漠,而我的母亲却完全不同。
他们之间,开始有了不一样的东西。 一种微妙的,超越师生、朋友的情感。这情感的萌芽,就像那年秋天,在破窑洞附近悄然生长的小草,不起眼,却顽强。 我那时还小,什么都不懂,只是觉得,家里好像越来越热闹了。
(补充) 1970年代的农村,生活艰辛,但人情味很浓。知青下乡,是那个时代特殊的印记。 母亲独自抚养我成人,她的母爱,深深地影响着我的一生。 而丁老师与母亲之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