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让-朱利安
周末和朋友碰面,她聊了自己亲身经历,被骗了100来万。
骗法新颖。
骗子不是别人,正是她在银行工作的堂弟。
有一次堂弟告诉她:
自己手头有些贷款客户,这些客户偶尔手头紧,还不起贷款。
会破坏征信。
“姐,你可以出点钱,帮这些客户垫一下贷款。这些客户保护了征信,申请贷款后再还给姐。”
“前后一个月时间,给你2%垫款好处费。”
我朋友很保守,就说自己不感兴趣。
没过多久,堂弟说:
“我另一个朋友赚到了这个钱,本来肥水不流外人田,你可以赚这个钱的,太遗憾了”
堂弟说自己是银行内部员工,能从后台核实客户资质,只选好的客户——“可以说稳赚不赔”
我朋友开始心动了。
毕竟是堂弟,又在银行工作。
现在各种消费贷很火,堂弟有这种客户很常见的~
说不定也是堂弟的银行工作有压力、怕自己客户违约呢。
再说了——
银行存款利率降太快、月息2%很吸引人的。
一
有一天,堂弟跟她说:
“你要不要试一次?最近有个客户,只需要垫资1万就行”
朋友心想1万块钱也不多,没啥风险。
就爽快掏钱了。
没过多久,她连本带利的收回了1万块本金+200块过桥收益。
到这一步,朋友就觉得,这事有赚头。
她开始投入更多的资金,10万,20万...直到最后,总计投入了100来万。
后来有一天,堂弟跑路了。
朋友懵了,才意识到自己掉入了精心设计的圈套。
堂弟不仅骗了她,还骗了家里的好些亲戚。
钱没有拆借给所谓的“客户”。堂弟是赌徒,沉迷于菠菜,输得一塌糊涂。
前前后后骗了数百万。
甚至还骗了自己女朋友的钱——堂弟跑路前告诉女朋友,等他回来,马上就领证。
傻姑娘又拿出全部积蓄,给到了堂弟。
爱得越深,钱包伤得越深。
真是防不胜防。
虽然从后视镜看,知道堂弟是赌徒、骗了钱——可事先谁又知道呢?
又是亲人,又是银行员工、有正经工作。
如果事情没曝光,很多人都可能掉入这样的陷阱。
二
醒悟过来的亲友们一起报了警。
堂弟最终被抓、判了刑。
只是,钱已经追不回来了。
朋友很受挫,一是钱财出现了巨大损失;二是被亲人欺骗,情感十分受挫
现在很多的骗局,之所以成功。
很大的原因:
作案者要么是亲友。
又或者是有头有脸的人。比如银行职员,或者甚至公务员,村里的头头...blabla。
容易让人相信。
经济不太好,被骗风险在急速上升。
有的人原本属于靠谱的人,但事业损毁,也被迫沉沦。
唉,怎么规避?
可能就坚定一种想法:
钱只要不在自己名头账户,就会有风险。
大家都说股票基金风险大。
但只要在自己的股票账户上,想变现,钱一两天也能到手。
另外,遇到人找你借钱——
可以直接建议对方找银行。
国家为了鼓励消费,最近消费贷大放水,涨到了最高30万。
急需资金,完全可以推荐对方找银行的。
什么?
银行拒贷了?
银行专门做风险生意。银行都拒贷了,那自己有什么能力,能把控别人的风险呢?
三
最后再简单说两个热点。
1)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宣布增发股票,总共融资5000多亿
财政部主要参与认购。
对于银行股收息佬来说,分两方面:
往好了想——
银行果然是国家的亲儿子,大银行的股票安全性有底线。
国家队会直接输血。
并且这一次属于溢价认购。
往坏了想——
银行增发股票,股票数量会变多。
每个人分到的红利就会少。
以建行举例,100股值852块钱。如果它今年利润不变,定增完了后,我算了下,大约每100股的分红会减少1块钱。
上市公司最有良心的做法是:
回购股票并注销。
这会增加每股价值——回购注销的公司,我内心会加大分。
而增发则会减分。
2)金价持续大涨,国内金价达到了720块钱每克
国内金价有滞后性,周一还得继续涨。
特朗普的一系列关税操作,引发了全球担忧。比如,我们国家原本喜欢买美债,大概率会转头买更多黄金。
金价涨了这么多,我之前已经卖掉了所有黄金指数基金。
如果它回调明显,再考虑买;
如果不回调,就观望。
当然,普通人喜欢买实物黄金。
用“传家宝”的心态囤着就好,不到迫不得已,没必要变现。
原因我在这篇里聊得挺细,点击可看——
不多说了~
一个小技巧:
微信-理财-黄金里,可以查看国内黄金价格。
它是国内黄金首饰、金条金币...的定价基础。
大家买黄金时,可以参考这个数字。
溢价越少越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