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达医晓护的第5414篇文章
春来万物生
美好正当时
上巳节
这个诞生于先秦时期的古老节日
在农历三月初三的春光里
悄然承载着中华医药文明的智慧结晶
当人们临水祓禊、佩戴兰草、品尝春膳时,中医"天人相应"的养生哲学正通过节日习俗悄然流转。
在春阳初盛的时节,人们创造各式各样充满诗意的仪式和活动,药香悠远,不仅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还暗藏着养生之道。
祓禊沐浴
01.
中药外治的千年实践
先秦时期,人们在春溪中用兰草煮汤沐浴,这种被称为"祓禊"的仪式,蕴含着深刻的中医外治理念。兰草含有的挥发油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配合春日升发的阳气,能有效祛除冬季郁积的寒湿之气。唐代《外台秘要》记载的"兰汤方",正是这种习俗的医学化呈现。
02.
香草为佩
芳香疗法的东方演绎
我国芳香疗法拥有悠久的应用历史,《荆楚岁时记》记载了"佩兰祓禊"。古人缝制的香囊,将艾叶、苍术、白芷等药材配伍为药,构成天然的“空气消毒系统”。
中药香囊的配伍并非随心而论,它遵循着中医理论。不同治疗目的的香囊选择不同功效的中药,如助眠多选用养心安神的柏子仁、檀香等,夏季常用清热化湿的佩兰、石菖蒲等。这种动态调整体现了中医"三因制宜、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与当代预防医学的个体化理念不谋而合。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香囊中的挥发油成分可通过嗅神经刺激下丘脑,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这为传统佩香习俗找到了神经内分泌学的解释路径。
曲水流觞
03.
情志养生的诗意表达
王羲之《兰亭集序》描绘的"曲水流觞",不仅是文人雅集,更是中医情志疗法的经典案例。
文人雅士在流水间吟诗作对,本质上是中医"舒肝解郁"的情志调理。肝主疏泄的功能在春季尤为活跃,艺术创作带来的情绪宣泄,恰好顺应了肝气的生发特性。这种将艺术与养生融合的智慧,构成了独特的东方健康哲学。
另外,春日里还适当安排一些踏青运动,呼吸新鲜空气,看春日美景,心情愉悦,可缓解"春困"现象。
当现代人重新审视上巳节的传统习俗,发现这些古老习俗包含着中医药的养生知识。从香囊、兰草沐浴到曲水流觞,这些穿越千年的养生智慧,依然为现代人的健康生活提供着启示。
编者:李玥
责编:李玥、刘渊漪
审核:谢东浩
单位: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4年中医药文化巡讲团————
2024ZYKP-24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