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段美妙动人的《茉莉花》旋律响起,整个会场沉浸在音乐的美好之中,演奏者是孤独症患儿小石头(化名)。七岁的小石头,曾经连勺子都拿不住,如今已然能熟练地弹奏出流畅的音符,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
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孤独症儿童不爱与外界接触,犹如天上的星星,在夜空中独自闪烁,也被称作“来自星星的孩子”。近日,静安区彭浦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静安区残疾儿童家长学校联合举办“‘医’路相伴、童心守护”主题活动,用行动和爱点亮每一颗“星星”。
现场,小石头爸爸葛先生动情地分享着孩子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他说:“家长首先要放宽心,才能传递给小朋友积极的心理。家长要全程陪同,在医院学到的康复内容,回到家也要陪小朋友多练习,经常带小朋友出门,看看外面的世界,多和社会接触。”
对于这些特殊儿童来说,一些同龄正常儿童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行为,他们却要在康复治疗师日复一日地耐心训练下才能完成。小石头的康复师、彭浦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治疗师于娜介绍,中心作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儿童康复基地”分中心,为患儿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温馨的康复环境、畅通的转诊通道。
“中心针对孤独症治疗设有作业疗法、言语治疗、感统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并运用智能设备帮助患儿进行注视训练,提高视觉追踪能力。通过这些训练,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人交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业医疗机构纷纷成立康复中心,加入孤独症康复队伍,使“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独,康复有了希望。现场,上海市第四康复医院康复评定(妇幼康复)科王红兵主任医师就孤独症早期识别、预防策略以及家庭干预的重要性,为家长们提供了专业的科普指导。
王红兵表示,“通过这场活动,希望有更多的医疗机构能够为这类群体提供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让这些服务更便捷地触及到这些家庭,呼吁全社会对自闭症孩子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随后的游戏互动环节,专业老师带领大家创作涂鸦作品,一幅幅充满童趣与想象力的画作在孩子们的画笔下逐一诞生,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就感与喜悦。
朱阿姨告诉记者:“来参加这个活动很感动,孩子也很开心,孩子从2012年做康复训练坚持到现在,有很大进步,希望全社会能多多关心这些孩子。”
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次主题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孤独症,进一步推进社会接纳并帮助孤独症儿童和家庭,给他们带去温暖与希望。
记者:郁婷苈
图片:郁婷苈
视频:傅雷
编辑:梁慧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