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亲人的离世
我们难免悲伤
但也应把亲人的身后事安排妥当
为方便市民朋友
在有需要时查询和了解
天津市殡葬服务相关政策
天津民政推出“送亲人 找民政”
“96456”24小时服务专线
实现“伤心事 暖心办”
体面告别不留遗憾
▲ 详细流程点击视频
殡仪业务办理
市民家中遇有丧事,可拨打“96456”殡葬服务专线咨询办理或就近咨询以下服务站点办理业务。
市属殡仪服务站点分布表
有治丧需求的市民办理殡仪手续应注意事项
第一,市民应事先了解服务提供方的经营性质,应到具有经营资质的合法殡仪服务单位办理。
第二,核查殡仪服务单位是否按公示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
第三,一定要索要和保留带有财政或税务收费章的专用收据或发票。
第四,办理殡仪手续时,一定要携带《居民医学死亡证明(推断)书》、逝者身份证及办理人身份证。
一般治丧办理流程
(一)拨打 “96456”殡葬服务专线 ;
(二)白事顾问入户协助丧属开展丧事服务并妥善安置遗体;
(三)在医院正常死亡的,到 所在医院 开具死亡证明;在家、养老服务机构、其他场所正常死亡的,到 社区医院 开具死亡证明;
(四)选择火化时间、殡仪车等殡仪服务;
(五)火化后骨灰可寄存在殡仪馆或选择骨灰节地生态安葬等其他骨灰安放或安葬形式。
全市殡仪馆(殡仪服务站)联系表
惠民政策
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
为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进一步深化我市殡葬改革,2019年,出台《天津市民政局 天津市财政局关于开展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工作的通知》(津民发〔2019〕44号);2020年,出台《天津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天津市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津民规〔2020〕4号)。
奖补标准
(1)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标准为1000元/具;
(2)基本殡葬服务费用补贴标准为1420元/具。
奖补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申请人可以单独申领节地生态安葬奖励:
逝者为天津市户籍;
2020年1月1日(含)后申请办理节地生态安葬;
自愿在本市民政部门核定的殡葬服务单位办理节地生态安葬;
申请人应当为逝者的亲属或有权处置逝者骨灰的权利人。
符合下列条件的,申请人可以同时申领基本殡葬服务费用补贴和节地生态安葬奖励:
逝者为天津市户籍;
2020年1月1日(含)后申请办理节地生态安葬;
自愿在本市民政部门核定的殡葬服务单位办理节地生态安葬;
基本殡葬服务遗体冷存、遗体运送、遗体火化均由本市具有合法资质的殡葬服务单位提供;
逝者遗体火化后六十日内直接选择节地生态安葬;
申请人应当为逝者的亲属或有权处置逝者骨灰的权利人。
节地生态安葬方式
我市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主要有骨灰撒海和骨灰草坪葬两种。
骨灰撒海
预约及办理时间
骨灰撒海服务实行全年预约受理,根据报名情况,在气象条件允许下适时组织开展。
骨灰撒海服务预约电话:
天津市殡仪服务总站:27716792、27322944(8:00—16:00)
骨灰草坪葬
预约及办理时间
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骨灰草坪葬实行全年预约登记,群众可拨打服务电话进行预约。
草坪葬服务预约电话:
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26824711(8:00—16:00)
无丧葬补助居民丧葬补贴
1.什么是无丧葬补助居民丧葬补贴?
具有本市户籍,但不享受丧葬补助待遇的城乡居民可以申领无丧葬补助居民丧葬补贴。
2.哪些情形不享受丧葬补贴?
本市亡故的城乡居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天津市无丧葬补助居民丧葬补贴发放办法》规定的丧葬补贴:
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内的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
通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可领取丧葬费或丧葬补助金的人员;
特困供养人员;
在本市死亡但在本市行政区域以外火化的人员(河东区天铁街道除外);
在异地或通过其他渠道享受丧葬费、丧葬补助金的人员。
3.丧葬补贴标准是多少?
城乡居民丧葬补贴标准为1800元。
4.申请丧葬补贴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城乡居民申领丧葬补贴应于亡者火化后6个月内。
5.到哪里申请丧葬补贴?
到亡者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提出申请。
清明祭扫
今年清明期间,市民政局扎实开展以“一束鲜花寄亲人 暖心服务在清明”为主题的清明祭扫接待服务,正式启动“智创惠民·暖心聚力—2025暖心服务系列活动”,通过“一核引领、双驱同行、三维协同、四心托底、五家聚力”,在创新服务举措上下功夫,在维护群众权益上出真招,突出国办殡葬服务机构公益属性,减轻群众负担、提高服务水平、塑造行业形象,全面提升天津殡葬服务供给水平,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市属殡葬服务单位清明接待时间
清明服务接待日为3月22日至4月13日,共计23天。 高峰日为3月22日、23日、29日、30日,4月4日、5日、6日、12日、13日,共计9天。(上述时间安排,各单位将根据业务实际适当进行调整。)
平峰日 对外接待时间为 上午7:30至下午16:00 。 高峰日 对外接待时间为 上午7:00至下午16:30 。
倡导文明低碳祭扫
全时全域家庭追思会
为推进殡葬改革,倡导文明治丧,市属殡葬服务单位于2005年推出家庭追思会,即由殡仪服务人员引导逝者亲属,在家中举行悼念仪式,旨在追忆逝者的高尚品德,以此缅怀先人、激励后人。2020年市民政局将此文明形式深化总结,推出了全时全域家庭追思会引导视频,市民可根据自身需求登录天津市民政局官网、“天津殡仪服务”微信公众号或“津心办”(APP、微信小程序)查看,在视频的引导下随时举行家庭追思活动。
网上祭扫
2020年清明期间,市民政局创建了免费网上祭扫平台,群众可以通过搭建个人虚拟祭奠空间抒发追忆之情,既方便环保,又减少交通拥挤和聚集风险,此做法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市民可登录天津市民政局官网、“天津殡仪服务”微信公众号或“津心办”(APP、微信小程序)进行网上祭扫。
“清风行动——都市文明 集体共祭”活动
为推动丧俗改革,引导市民文明祭扫,自2005年起,天津市民政局与天津广播电视台合作,共同创办“清风行动——都市文明 集体共祭”系列活动。二十多年来,作为活动的总策划及组织方,我们一直积极收集市民新需求,创新组织形式,精心筹备策划,使“清风行动”不断积累、总结、成长。活动形式由最初以殡仪馆为主场的集体共祭仪式,逐步拓展到校园、社区、工地、海上等。活动内容也不断更新完善,如今采用不抱骨灰盒、不烧纸,用灵位牌或遗像代替的简约祭扫方式,在鲜花簇拥下,伴随轻缓音乐,由专业主持人诵读追思词,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无限思念。通过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文明共祭不断创新发展,得到越来越多市民发自内心的认可和好评。
为倡导更多群众参与文明祭扫,2025年清明期间,市属殡仪馆计划在4月4日、5日、6日上午举办“清风行动——都市文明 集体共祭”活动,同时,还开设循环场次,免费提供文明共祭场地,布置共祭环境,设置共祭场景,市民朋友可随时前往殡仪馆参与文明共祭活动。
除了市属殡仪馆的活动以外,清明期间,还将持续开展“清风行动进社区”活动,通过设置背景墙、鲜花、丝带等,营造清新、绿色、文明的祭奠氛围。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献一束鲜花、写一张思念卡片、系一条丝带等方式寄托对故人的哀思。
暖心服务
一核引领——构建全周期殡葬服务品牌体系
为持续深化殡葬服务供给侧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在文化创新、渠道扩宽上持续发力,精心打造“送亲人 找民政”服务品牌。
持续推广“96456”24小时服务专线,积极探索公益服务范围,不断优化服务内容,把牢殡葬服务的公益属性,充分展现殡葬服务良好形象,提高殡葬补贴政策和惠民公益服务的社会知晓度,切实把“利民、便民、惠民”的政策落到实处。
围绕“送亲人 找民政”服务品牌,市属殡葬服务单位推出覆盖殡葬服务多个环节的 “情暖至归——人生告别会”“亲之安——家庭守灵服务”“爱忆莲——殡仪策划服务”“海之眠——骨灰撒海”“永生缘——节地生态安葬” 等系列服务品牌,将民政殡葬服务职能转化为可感知、可信任的社会公共品牌。
双驱同行——搭建智慧服务+预约系统
为进一步发挥网上办理快捷方便的优势,实现殡葬各类资讯“一网通晓”,满足群众“我要找、我要查、我要办”的服务需求,在不断完善“天津殡仪服务”微信公众号功能,持续更新单位信息、项目介绍、活动报名、服务预约等群众关心关切的相关事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互联网+殡葬”便民举措,实现市级殡葬服务机构骨灰寄存网上续期全覆盖,并持续推广骨灰撒海网上报名服务。
骨灰续期网上办理
目前,市属第一、第二、第三殡仪馆以及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寝园)推出骨灰寄存网上续期缴费业务,市民可通过“天津殡仪服务”微信公众号,办理骨灰续期缴费。
骨灰撒海网上报名
今年清明期间,开通骨灰撒海网上报名途径,市民可通过“天津殡仪服务”微信公众号——综合业务——骨灰撒海,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后即完成报名。此外,通过与天津市数据发展中心合作,在“津心办”官方首页推出“清明专区”,市民可通过“津心办”查看清明注意事项,办理网上祭扫、骨灰撒海报名等事项。
三维协同——深化不同领域的合作联动
1.加强跨省协作联动。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京津冀交流合作相关工作要求和民政部等九部委《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密切跨省市交流合作,通过优势互补、注重资源共享方式,实现互惠共赢,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殡葬服务需求。京津冀三地于2019年举办了骨灰撒海首航活动,2021年举办了首届海上共祭活动,促进了三地殡葬领域合作交流和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认可。今年清明期间,于3月30日与北京市、河北省民政部门联合组织开展2025年京津冀骨灰撒海活动。
2.强化市区纵向交流。
市级活动带动引领,鼓励各区积极开展文明共祭活动。3月27日,与南开大学共同举办“清风行动进校园”活动;3月29日至30日,市内六区在市属殡仪馆组织开展“清风行动——都市文明 集体共祭”活动;4月2日天津憩园,8日、9日天津寝园,举行三场“永生缘”节地生态安葬活动。同时,倡导各区面向社区、社会组织等不同受众,开展文明祭扫主题活动。3月27日,元宝山庄联合市红十字会在元宝山庄陵园的天津市遗体捐献者纪念园开展“奉献者生命礼赞”追思活动;3月29日,西青区举办“一束鲜花寄亲人 文明祭扫树新风”万众追思签名活动;4月1日、2日、3日,宝坻区走进不同街道开展集体共祭活动;4月3日,滨海新区第一殡仪馆举行清明节集体共祭活动;4月4日,滨海新区第二殡仪馆举行清明节集体代祭活动;4月10日,滨海新区第一殡仪馆举行地宫葬(环保葬)安葬活动;4月8日,滨海新区第二殡仪馆举行节地生态安葬(草坪葬)活动;3月12日-4月4日,天津永安公墓举行五场节地生态安葬活动。
3.密切社区互动联系。
发挥市级文明共祭活动引领作用,鼓励殡葬服务单位开展“开放日”活动和“送服务进社区”活动。清明期间,市第二殡仪馆在4月4日、5日、6日举办“开放日”活动。市第三殡仪馆、市殡仪服务总站组织走进市内部分街道,开展“清风行动进社区”活动。
四心托底——坚持四项暖心代办服务
为满足不能前往现场办理相关业务的家属需求,持续开展“代祭、代扫、代撒、代葬”四项代办服务,即市属殡仪馆提供家属委托进行祭奠服务、市属公墓提供家属委托进行扫墓服务、市殡仪服务总站提供免费代替家属进行骨灰撒海服务、市属公墓提供免费代替家属进行节地生态安葬服务的四项个性化暖心代办服务。
受家属委托进行代祭服务
申请人可拨打服务电话进行预约报名,承办单位采取擦拭骨灰安放设施、敬献鲜花、诵读追思词、鞠躬行礼等形式进行祭奠,并将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提供申请人。
报名电话:
市第一殡仪馆:26390235(8:00—16:00)
市第二殡仪馆:58910018(8:00—16:00)
市第三殡仪馆:60656375(8:00—16:00)
受家属委托进行代扫服务
申请人可拨打服务电话进行预约报名,承办单位采取擦拭逝者墓碑、代为采购祭奠物品、敬献鲜花、诵读追思词、鞠躬行礼等形式进行祭奠,并将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提供申请人。
报名电话:
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天津憩园):26912551(8:00—16:00)
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天津寝园):28580661(8:00—16:00)
免费代替家属进行骨灰撒海
申请人可拨打服务电话进行预约报名,承办单位确定撒海日期后,提前3至4天电话通知申请人,申请人按指定时间、地点携带相关资料办理手续;骨灰撒海当日,承办单位将按照骨灰撒海流程提供礼仪服务,抵达指定位置后撒放逝者骨灰,并将代撒的活动图片或视频提供申请人。
报名电话:
市殡仪服务总站:27716792、27322944(8:00—16:00)
免费代替家属进行节地生态安葬
申请人可拨打服务电话进行预约报名,承办单位确定安葬日期后,提前一周电话通知申请人,申请人按指定时间、地点携带相关资料办理手续;骨灰安葬当日,承办单位将按照节地生态安葬流程提供礼仪服务,并将代葬的活动图片或视频提供申请人。
报名电话:
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26824711(8:00—16:00)
五家聚力——织密“细小暖”服务网络
清明期间,市属5家殡葬服务单位聚焦暖心服务,找准“细小暖”切口。
市第一殡仪馆 增加自助续期机;提供免费祭奠场所,设立文明祭奠区;增加绿色通道;成立服务小分队。
市第二殡仪 馆 设立爱心驿站;提供免费祭奠场所;开放公共休息厅等。
市第三殡仪馆 设立接待咨询台、流动咨询人员;提供免费祭奠场所;免费提供饮用水、应急物品等;增开2辆接驳车,解决津涞公路口到进馆路程较远的出行难题。
市殡仪服务总站 增设海葬报名、咨询电话接听坐席遇忙转接工作,将原有2部坐席增至5部,确保坐席接听畅通,切实做到服务多优化,群众少奔波。
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 在墓区设立便民服务驿站;在寝园、憩园业务厅增设查号服务引导台;在寝园业务厅设置一站式服务窗口,售后服务登记窗口;在憩园设立解决绿化问题人员。坚持用“细小暖”的服务细节,把“点滴小事”办成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暖心实事”。
记者 | 田晓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