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之燕》

宋玮

在苍茫的海峡之上,

阴云低垂,

波涛咆哮。

风卷起愤怒的浪花,

拍打着两岸的礁石,

发出震天的轰鸣。

在这乌云与大海之间,

一只燕子,

矫健如闪电,

划破长空,

高傲地飞翔。

它是谁?

它是一只和平之燕!

狂风撕扯着它的羽翼,

巨浪试图将它吞噬,

可它不畏惧,

不退缩,

迎着风暴振翅高飞。

它用清亮的鸣叫刺穿阴霾,

向雷霆发出挑战: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让和平的光芒刺破这黑暗!”

两岸的山峦沉默,

海水翻滚,

乌云低吼,

有人说它是叛逆,

有人说它扰乱了安宁,

可它不在乎,

它是赤子之心化成的飞鸟,

它的眼里映着九州的锦绣,

它的翅膀载着团圆的梦想。

它飞过刀兵的阴影,

飞过误解的冰霜,

它高呼:“和平是我的信仰,

统一是我的故乡!”

懦弱的鸥鸟躲在崖缝里瑟瑟发抖,

胆怯的企鹅藏进礁石的阴影,

它们嘲笑这只燕子的狂热,

它们畏惧风暴的咆哮。

可和平之燕不在意,

它是火,

是光,

是不屈的灵魂!

它翱翔在怒海之上,

向着远方的曙光冲刺。

看啊,

乌云裂开了一道缝隙,

雷声渐渐隐去,

风开始低语,

和平之燕拍打着翅膀,

骄傲地盘旋,

它预言着风暴的终结,

它歌唱着两岸的春天。

“让和谐的风吹遍山河吧!”它高喊,

“让团圆的太阳升起在海峡之上!”

(图:海燕)



《平遥古城颂》·(七律组诗)

宋玮

其一·《城垣怀古〉

龟伏汾阳六百霜,

脊梁七十二衢长。

云吞雉堞三千弩,

月冷谯楼十二珰。

秦土夯痕藏箭孔,

晋檐鸱吻挑残阳。

沧桑莫问兴亡事,

独抚城墙认旧创。

其二·《票号春秋》

西街石匾识昌号,

汇通天下纸作舟。

戥秤称量三晋月,

驼铃摇碎九边秋。

窖银暗接星河气,

朱幌高悬海岳楼。

多少陶朱经略手,

尽归青册一行收。

其三·《市井风情》

衙鼓镖旗各主张,

灯笼次第亮闾坊。

巡更梆断明清瓦,

当字风翻晋陕商。

莜面热腾街角灶,

弦书老说日升昌。

夜阑独上迎薰处,

星火浮沉似汉唐。

其四·《文脉绵延》

双林彩塑阅沧桑,

文庙松风带墨香。

斗拱曾栖金殿凤,

碑林犹刻状元章。

梵铃暗度唐槐影,

檐马轻敲宋月光。

最是文明薪火地,

一城读尽五洲长。

(图:平遥古城风貌)



《七律·长城咏》

宋玮

巨龙盘岭势吞空,

砖石凝魂血汗融。

秦筑初闻烽燧外,

明修再峙塞云中。

千寻垛口承星月,

万古垣身历雨风。

莫道金戈成往迹,

至今脊骨傲苍穹。

注:此律诗严格遵循平水韵(上平一东韵),中二联对仗工稳。首联以"吞空"强化山势,"凝魂"暗转人文;颈联"星月"对"雨风"体现时空纵深感;尾联"脊骨"双关,既指长城物理形态,更喻民族精神不灭。全篇聚焦"形-史-魂"三重咏叹。

(图:长城)



《乌克兰之歌》

宋玮

三年的火焰

冰雪铸就的土地,

风吹不倒,

三载烽烟,

意志如钢铸造。

金黄麦浪下,

藏着不屈的魂,

每一寸疆土,

都是热血的根。

炮火轰鸣,

夜空撕裂成片,

但晨曦总会刺破黑暗的线。

孩子们的笑声,

战士的誓言,

在废墟之上,

重建希望的家园。

三年,

时间磨砺锋芒,

乌克兰,

你是自由的乐章。

无论风暴多狂,

敌人多强,

你的心跳,

永不向命运低昂。



《在一个富足却充满争斗的土地上》

宋玮

贵族生活奢华,农民艰难度日。

贵族有城堡和黄金,

农民只有破屋和古老的故事。

当战争宣战,对抗外国敌人,

国王号召士兵,决心满满。

“为国家而战,”他大声疾呼,

“保护我们的边界,捍卫我们的权利。”

但农民低声讨论,他们心有疑虑,

“我们的最大敌人不是远方的军队。

是这里的特权,在我们自己的土地,

用铁腕压迫我们,剥夺我们的希望。”

于是他们拒绝参战,

他们说:“我们将为正义而战,别无他求。

我们不再是你们的棋子,

为你们的荣耀去死,在异国的草地上。”

贵族震惊,他们无法相信,

农民竟敢反抗,挑战他们的权威。

他们派兵镇压,试图平息骚乱,

但农民奋起反击,展现他们的决心。

贵族老爷对夫人说,

“这些农民真可恶,他们不知天高地厚。

他们忘了自己的位置,太过大胆,

我们必须镇压他们,无论是老是幼。”

夫人点头附和:“他们太忘恩负义,

我们给了他们工作和土地,

他们还抱怨,真是无理取闹。”

但农民毫不退缩,

他们手持武器,走向城堡,

他们说:“我们要平等,这是我们的权利,

不再让特权少数人独占一切。”

最终,经过流血和痛苦,

贵族被迫让步,放弃特权。

新法律通过,平等适用于所有人,

法制至高无上,屹立不倒。

所以记住这个故事,远近皆知,

最大的敌人是特权,不是远方的恐惧。

最大的保障是法律的力量,

而非伟人空洞的承诺,难以兑现的希望。



宋玮,中国法学会会员,资深法律工作者,诗歌爱好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