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张群以“总统特使”的身份,开始近20天的日本访问行程。到了日本之后,张群被旅日国民党人士公开提问,他追随蒋介石最久,和蒋介石的关系也最密切,他是否要对“大陆失陷”负一部分责任?

“我只是个厨子,主人喜欢吃什么菜,我就做什么菜。”张群坦然的回答道。一时间,周围的人都哭笑不得,“佩服”张群的聪明和圆滑。

1887年,张群出生在四川华阳,20岁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之后考上官费留学生,前往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在前往日本的邮轮上,张群第一次见到了蒋介石,两人一见如故,张群因此决定和蒋介石一起学习炮兵。

到了日本之后,日本军人的严格训练让张群叫苦不迭。每当张群和同学们说起自己的苦恼时,往往都会遭到讥讽,唯有蒋介石对于张群吃不了苦表示理解。后来张群被分配到日本部队见习,因为怕吃苦多次遭到上级的训斥和体罚,这让张群认清了自己不是一块当指挥官的料。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张群回国后经推荐出任沪军督军府参谋,后升任沪军师参谋、团长等职务。“二次革命”失败后,张群回到日本完成了士官学校的学业,因不敢回国参加讨袁斗争,独自一个人跑到印度尼西亚,在一所华人学校教书。

护国军军务院成立后,张群闻讯回到国内,担任岑春煊的副官长,成了政学系的骨干。曾经有一次,张群和几位同乡小聚时说起了岑春煊,同乡给张群讲述了岑春煊的凶残手段,张群听后连说不可能,还劝说同乡以后别再提此事。

几天之后,那几位背后议论岑春煊的同乡接连被毒害,张群知道是有人向岑春煊告了密。自此,张群在政学系为人处世小心翼翼,心理上疏远岑春煊,但还是支持岑春煊的政见,直到护国军军务院撤销,张群彻底离开了岑春煊。

1917年,孙中山组织起护法军政府后,张群投靠孙中山,和蒋介石同为大元帅府参军。熊克武当上四川督军后,一心想当大官的张群又去了四川,一跃当上了警察厅长。



尽管张群官瘾大,又爱捞钱,但他很会伪装自己,表面上清廉俭朴,对待四川的各方势力更是一个都不得罪,因此在家乡留下了较好的人缘和影响。后来张群又跑到河南出任警察厅长,拉拢一些失意的政客将领,趁机发展政学系力量。

1926年,蒋介石自任北伐军总司令,张群又赶去投靠蒋介石,出任总司令部总参议,成为幕僚领袖。自此,张群鞍前马后为蒋介石夺取天下出谋划策,由于总是看蒋介石的脸色行事,蒋介石对张群的表现也甚是满意。

1927年蒋介石下野之后,派张群去日本打前站。在张群的操办下,蒋介石与日本首相会晤。后来蒋介石回国复职,举行“二次北伐”,日本出兵山东制造了“济南惨案”,张群以蒋介石“特使”的身份前往日本,频频与日本官员见面,了解日本方面的动向。

后来张群促使日本首相同意外交谈判,张群因此被任命为中方谈判代表,与日本政府周旋以令其撤兵,以实现蒋介石北伐统一的大业。但为此张群答应日本不追究其残杀中国军民的责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三省尽失,全国掀起了规模空前的反日浪潮。然而张群却坚决支持“不抵抗政策”,因此被指责为“亲日派”。

在汪精卫、唐有壬相继遇刺后,蒋介石在国内民众的强烈要求下,不得不调整对日外交政策。张群出任外交部长,与日本驻华代表进行直接谈判,试图缓和中日关系,结果日本以既得利益避而不谈,对华北、内蒙又步步紧逼,还要求国民政府承认他们的特殊利益。

在日本咄咄逼人的威胁,和国内强大的抗日舆论下,张群被迫辞去外交部长一职。

抗战全面爆发后,张群积极协助蒋介石巩固抗日大后方。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张群又成为重庆谈判的主将,还是调停委员会三人军事小组的国民党代表。



1947年,张群出任行政院院长,帮助蒋介石打内战。蒋介石被桂系逼下野之后,张群又出任重庆绥靖公署主任,为蒋介石镇守西南。面对西南各省纷纷通电起义,张群自感力难从心,坚决辞职,结果蒋介石却让他去昆明说服卢汉。

当时卢汉已经决定弃暗投明,将张群软禁起来。原本卢汉希望张群随自己一起起义,结果张群却说,自己虽然对蒋介石的所作所为有不满的地方,但他一生都是国民党员,再加上和蒋介石的私人关系,因此不能和他们一致行动。

于是,卢汉力排众议将张群送上了离开云南的飞机,张群经香港抵达台湾。

到了台湾之后,卢汉成为台湾对日关系的关键人物,频繁往来于台湾和日本之间,不但确立了台湾和日本的“邦交”关系,还促成了日本前首相访问台湾。1971年,张群前往日本试图阻挠日本与新中国关系正常化,游说失败之后,83岁的张群被台湾一些民众骂到不敢出门,只能躲在家里默默流泪。



自此之后,张群彻底淡出政坛,彻底不谈政治,专注于著书立说和社交活动,还和张学良、张大千等人组成了“转转会”,每个月轮流设宴,以诗酒书画会友,成为台湾上层社会的文化象征。

1975年蒋介石去世后,张群正式退休,和儿子同住在一起,生活惬意自在,还养成了有节制的饮食习惯。碰上公务宴会,张群在讲话结束后,也只是象征性地动动筷子,便躬身而退。

尽管张群在公开场合依旧保持着对蒋介石的忠诚形象,但在他的回忆录中,却流露出对一生政治选择的困惑。1990年,102岁的张群因肾功能衰竭在台北病逝,结束了他跨越晚清、民国与台湾的传奇一生,尽管有人批评其“媚日”或“愚忠”,但他在台湾仍被视为“政坛活化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