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小小的红色卡片,承载着国家对退役军人的尊崇与关怀。近年来,随着退役军人优待证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各省市纷纷推出特色优待政策,而江苏,这个经济大省、拥军热土,凭借其高“含金量”的优待措施和全覆盖的服务网络,成为全国退役军人眼中的“标杆”。


在江苏,优待证不仅是一张身份证明,更是一把打开便利生活的“金钥匙”。2023年10月1日起,江苏省13个设区市全面实行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持证免费乘坐公交、地铁的政策。无论是本地老兵还是来自外省的战友,只要亮出优待证,就能在江苏全境畅行无阻。连云港市更是将“实惠”做到极致——刷证乘车只需象征性支付“一分钱”,这一举措虽看似微小,却让无数老兵感受到“被重视”的暖意。

交通便利只是起点,文旅优待才是重头戏。江苏近500家景区向全国退役军人敞开大门,其中200多家是4A级以上的优质景点。徐州的彭祖园、苏州的拙政园、南京的中山陵……这些耳熟能详的“打卡地”对持证老兵一律免门票。常州市更是将优惠延伸至市场化景区,中华恐龙园等热门景点对退役军人实行门票五折优惠。一位安徽籍老兵在徐州游览后感慨:“原本以为优待证只是形式,没想到在江苏能免费逛这么多地方,连地铁播报都会专门说一声‘老兵您好’,这种细节太暖心了!”

江苏的“优待版图”还在不断扩展。除了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社会力量的参与让这张证件的“含金量”节节攀升。金融机构为退役军人开辟绿色通道,推出利率优惠25%的专属理财产品;加油站、通信运营商、连锁超市等企业纷纷加入拥军行列,加油打折、话费减免、购物优惠等福利层出不穷。南通市甚至协调民营景区加入优待行列,洲际绿博园等17家3A级以上景区对全国退役军人减免门票。这种“政府搭台、社会唱戏”的模式,让优待证真正成为退役军人生活中的“多面手”。


创新,是江苏优待政策的另一张“王牌”。无锡市开发的“老兵优待地图”APP,将全市优待项目整合成数字化导航,一键查询便能找到附近的优惠商家和服务网点;宿迁市试点电子优待证,通过手机亮码即可快速识别身份,避免了忘带实体证的尴尬。更令人称道的是,淮安市公交系统专门为优待证设置了语音播报功能,每当老兵刷卡乘车,车内便会响起“老兵,您好”的提示音。这些细节看似简单,却让退役军人在日常点滴中感受到社会的尊重与认同。

江苏的探索,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早在2021年,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便率先制定《优待证管理办法》,明确申领流程、激活方式、补换规则等细节,成为其他省份的参考模板。如今,江苏的政策已形成“滚雪球”效应——苏州、南京、徐州等地通过明察暗访确保政策落实,南通设立监督电话实时处理投诉,泰州召开新闻发布会扩大政策知晓度。这种“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执行方式,让优待证从“纸面福利”真正转化为“现实红利”。

当然,江苏的脚步并未停歇。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优抚处处长罗新文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完善优待目录清单,拓展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的优惠服务,推动“优待全覆盖”向“服务高质量”升级。而放眼全国,江苏的实践也点燃了战友们的期待——正如网友所言:“希望这样的政策能早日推广到全国,让每一位老兵都能被温柔以待。”


一张优待证,一片拥军情。江苏用行动证明:尊崇军人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举措;优待退役军人没有终点,只有不断优化的新起点。在这里,退役军人的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正被一点点具象化。或许,这就是“全国看江苏”的真正含义——它不仅仅是一个省份的领先,更是一种标杆,一盏明灯,照亮了退役军人保障工作的未来之路。

(本文综合自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及多地政策文件,部分案例源自退役军人真实经历。想了解更多优待政策细节,可登录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官网或关注各地退役军人服务机构微信公众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