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恰逢中国歼10战机首飞27周年之际,印度媒体《欧亚时报》罕见地对歼10C做出系统分析后,难得以“比西方战机好,竞争有力”这样明显正面的评价作为结论。印媒表示,伊朗有意采购至少100架歼10C,以取代其老旧的F-4“鬼怪”、F-14“雄猫”等多型战机;另外,孟加拉国则可能采购16架,用于升级其中型战机力量,换代老式中国歼7、俄罗斯米格21等库存机型,从而实现空军现代化。

歼10C若能以4000万-5000万美元单价提供给伊朗,辅以中国在技术培训、零部件供应方面的综合支持,确实有较强吸引力。不可否认的是,歼10C正凭借国产航发、高集成航电、强大武器配置以及价格与后勤保障上的综合优势,成为全球军机市场不可忽视的竞争者。



而第二个歼10客户孟加拉国近年积极推动空军现代化,对潜在采购机型包括歼10C、枭龙Block 3等战机保持兴趣。歼10C如能获得孟方订单,将在中型战机市场上与其他西方、俄制机型展开竞争。

在当今全球军机市场上,中型多用途战机竞争激烈,西方拥有如F-16V、阵风、“台风”等一系列成熟机型,但西方机型往往售价昂贵,且伴随较多的政治附带条件与军事条约束缚。

而歼10C在价格、性能上取得了明显优势,比如说歼10C配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新式的头盔瞄准器、PL-15远程空空导弹,使其具备了外贸四代半中最强大的超视距空战能力,这一点性能完全超过阵风、F-16之流战斗机。

印媒表示,歼10从首飞至今,已走过27年历程,既是中国航空工业在上世纪末“追赶型”研发的产物,也肩负着近年来技术爆发时代下军工全面升级的使命。

当然,中国的战机发展日新月异,已经跻身于世界领先行列。近期“歼-36”被拍摄到的试飞照更展示不少新情况,试飞科目相当丰富。已经发现“歼-36”战斗机在进行首次高空加速放油测试,这一点相当重要。



通常放油测试是战斗机研发中的关键里程碑。既然能够进行放油测试,也就是验证了战斗机主体飞控和发动机系统都具备试飞条件,开始进行应急系统可靠性检验。同时,为下一步多个子系统测试打下基础。

这一科目的试飞,标志着“歼-36”的试飞工作从基础飞行验证,开始转向复杂系统与实战化测试。简单一点说,就是从证明“能不能飞”,到验证“能飞到什么水平”的阶段。

现在”歼-36“战斗机正在加速试飞,表明中国的六代机技术正在加速成熟,也必然会对未来的空战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歼-36”未来必定要对决美军F-47战斗机,前提还得是F-47战斗机可以服役,否则真没有机会对决。

“歼-36”的试飞进展进一步加大了中国在六代机领域的领先优势,美国六代机F-47战斗机才刚刚立项上马,首飞还需要好几年,服役进度也必定被我们甩开,明显六代机要落后了,至于直接研发第七代战机实现反超,也只能是一个梦想。



现在美国媒体《1945》网站对F-47战斗机保持信心,公开表示,F-47战斗机可能很快会成为“地球上最快的战斗机”,原因是其研发承包商波音公司承诺为F-47战斗机提供前所未有的能力,不仅有隐身能力,还有超过2马赫的速度。

若F-47战斗机所应用的技术能够兑现,极限速度可能远高于2马赫,美国媒体对此相当期待。对于现代战斗机,达到2马赫的速度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F-35战斗机最大速度仅为1.6马赫,F-22战斗机的最大速度为2.25马赫,是世界上最快的战机之一,只是高速通常会产生大热量,对于红外隐身不利。

不过,美国说得太多,可行动上一点没看到。“歼-36”战斗机都在试飞之中了,F-47还在计划中,两者都属于六代机,在技术上,“歼-36”战斗机更可靠一点,从试飞进度就可以显现出来。目前对“歼-36”的性能,美国也有一定的预测,已给出一组数据:最大起飞重量50吨,最大作战半径可以达2800公里,最大飞行高度为25000米,超音速巡航速度1.35马赫,但是没有推断最大空速。

从最大升限的数据角度来看,“歼-36”的速度不会比F-47战斗机慢,一个重要的原因,“歼-36”战斗机使用三台WS-10C发动机,单台推力不算很高,但是三台的总推力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37吨以上,甚至达到40吨,相应的速度也不能低,可能将以超过2马赫的高速度追着美国的F-47战斗机跑。而且,从歼-20服役的情况看,完全可以在发动机成熟后推出“歼-36A”型号,到时候才是“歼-36”的完全体水平。

F-47战斗机达到2马赫的速度并不困难,但是再进一步突破却很难,一方面,美国军方要求大航程,这意味着更大的机体,以容纳更多的燃油,造成起飞重量增加,直接影响最大速度。同时,F-47的动力系统尚没有明确可用的型号。美国正在研发自适应循环发动机,压根没有完成研发,即便完成研发,其推力也不会太大,单台推力16吨以上;若采用双发设计,32吨以上的推力,还是不如“歼-36”的动力强大。



如果考虑到对航程与载弹量的要求,F-47战斗机在实战中可能真的没法飞得比“歼-36”战斗机更快,被追上将是很正常的情况。而且,由于F-47的进度问题,可能F-47服役时,对上的已经不是“歼-36”,甚至可能是“歼-36A”。

目前F-47战斗机才刚上马,能不能走到服役阶段尚有疑问,主要原因是成本过高,研发成本要200亿美元,单价可能达到3亿美元,为F-35战斗机的3倍。美国军费水平已经够高的,今后还要压缩军费,一个如此烧钱的项目可能真的面临被砍的危机,如果再遇上技术难题,服役进度可能会进一步推迟。

与美国不同,中国六代机的研发上不存在选型或者定型的问题,必定坚持到最后,服役只是看具体时间点的问题。中美的差距不会因F-47的出现而被缩小,反而要进一步拉大。

美媒《军事观察》此前就表示,除了中国纵观当下包括美国、俄罗斯、欧洲在内的主要军事强国都在积极推进六代机项目。目前中国的速度是一骑绝尘,俄罗斯和欧洲的六代机项目都处于PPT阶段,根本不是同一个赛道的对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