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飞
邮箱 | wf@pingwest.com

近日,Google方面的一则重大消息刷屏。据外媒Android Authority报道,Google已向其证实,Android开发将全面转向内部进行,最快下周开始。这意味着未来Android的所有核心开发都将移入私有环境。

关于AOSP的信息解读已经很多,长话短说,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是Android的开源基础,由Google主导并开源,提供Android操作系统的核心代码。而Google对Android的开源策略一直分为开源部分和闭源部分。如今,出于减少重复开发和内部统一维护的考量,Google决定不再持续维护开放源代码项目,但仍会在特定时间节点发布源代码。


据我们了解,国内手机大厂(除华为转向鸿蒙系统外)基本均已与Google签订授权协议,因此在该项目上基本不受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中国车企基于AOSP自研智能座舱系统,即我们日常使用的车机系统。因此,如果“Google关闭AOSP”最终属实,是否会影响中国车企继续自研智能座舱系统?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咨询了一些汽车座舱领域的开发者,以了解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一位新势力车企的开发人员表示,他也关注到了这则消息。他指出,许多中国车企目前基于AOSP开发座舱系统,而AOSP的代码仍然会公开,因此短期内开发流程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目前汽车厂商主要将Android用于智能座舱,且高度定制化并兼容Android应用,因此短期影响不大。”

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这一变化对车企的基础车机功能开发影响不大,各家厂商早已在开源部分基础上进行自主开发,并不存在“Google 不支持就无法开发”的情况。

其次,中国车企已经习惯于通过AOSP定制系统,应用生态也已走在许多市场的前列,与原生系统的关系较远。此外,中国的车机市场本就独立于Google服务(GMS),因此不会受到直接影响。

不过,Google的闭源开发主要针对未来版本的新功能,而中国车企擅长运用新技术,如AI集成、隐私增强等,因此未来在技术迭代和应用更新方面可能会有所滞后。

该开发人员举例称,诸如新的AI框架、传感器融合算法等,可能会被保留在闭源版本中。此外,对于新芯片的支持,他担心驱动优化可能会滞后。

如果Google真的减少对AOSP的投入,车企可能需要更加主动地维护自身的技术生态,并加大研发投入。

“类似于当年Google终止华为使用Android,未来厂商将无法再公开获得最新的代码和技术资源,后续开发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短期影响不大,但长期来看存在不确定性。不过他认为,在Google尚未完全公布具体实施步骤的情况下,当前还无法得出定论。

一位活跃在海外市场的新势力车企研发人员则表示,中国市场目前“看似不受影响”,但如果中国车企希望基于AOSP座舱系统拓展海外市场(如欧洲市场),未来可能仍需单独通过Google认证,从而增加合规成本。

目前,车企座舱研发人员尚未观察到明显的变化,一切仍停留在“沙盘推演”阶段。

据数据统计,2024年生产的215款新车中有144款采用了Google的Android系统。

Google向Android Authority确认的情况是:未来不会实时向外界公开Android代码的变动,但仍会随着大版本更新打包发布源代码。Google强调,此举是为了简化Android操作系统的开发,Android不会成为闭源系统。

关于未来车企开发生态的变化,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点个“爱心”,再走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