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京报网报道有记者提问,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中美领导人将在近期举行会谈,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第二个问题,美国商务部表示,在政府设备上禁止使用DeepSeek,你对此有何评论?毛宁表示,首先关于你的第一个问题,我没有可以发布的信息。你的第二个问题,中方一贯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我们也将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近段时间美国对我国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加征关税还不算完,特朗普政府如今又对中企出手,24小时之内一鼓作气制裁超70家中企,而且连找的理由都是那么霸道无比,就差指名道姓不许中方发展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了。但问题在于,白宫这次错估了中方的反制力度和速度,没料到大洋彼岸的反制来得这么猛。
美国当地时间周二,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在联邦公报上刊发两份文件,将50余家中国科技企业和机构纳入所谓的“实体清单”。“实体清单”是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制定的贸易黑名单,列入该名单的企业,需要获得美商务部单独许可,才能购买美国受管制的技术或货物。在其中的一份文件中,美国商务部将一系列与中国AI大模型开发、服务器以及超级计算机产业的12家公司列入“实体清单”。
特朗普(资料图)
另外还有数十家中国公司,被美方以“涉军”和向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出售产品为由,列入清单。美国商务部在新闻稿中毫不掩饰遏华野心,宣称此举将“进一步限制中国人工智能和先进计算能力,阻碍中国发展高超音速武器的计划,从而加强美国国家安全”。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也声称,他将“确保美国最先进的技术不落入那些试图伤害美国人的人手中”。
而无论是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还是挥舞“关税大棒”,逼迫中方接受美方开出的不平等条约,特朗普政府的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遏制中国发展,进而确保美国的经济、科技霸权地位。只不过,这种将关税当作外交武器的行为注定失败,因为没有哪个国家的发展繁荣能依靠加征关税实现。
特朗普(资料图)
很显然,随着中美博弈进入深水区,美国对华遏制政策已经彻底撕下伪装,从"借题发挥"开始转向"明牌打压"。这种变本加厉的遏制战略,可以说充分暴露出了美国对华认知的根本性扭曲,也就是将中国当成是所谓的“威胁”。这也表明:美国针对中国的打压动作,绝不会停止,不会因为别的外在原因,轻易发生改变,对此,我们需要做好心理准备。说白了,哪怕我们对美国在某些领域做出了让步,但他们肯定也不会放过我们,这种理由,也给中美未来,定下了一个方向。
有专家分析认为,特朗普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拉黑50多家中企,其实就是为接下来与中方的对话,尽可能多的创造筹码,以将自身利益最大化。不过在中方看来,特朗普的行为,其实就是色厉内荏的表现。他的关税政策看似来势汹汹,实则暴露出美国经济萎靡,制造业空心化等弱点。就好比他在乌克兰问题上一样,看似拿捏住俄乌与欧洲,其实面临无牌可打的窘境,只得一步步对俄妥协,然后被乌克兰与欧洲痛批。
特朗普(资料图)
事实上,特朗普从上台之前就在喊话,想要加强和中国的对话交流,上台之后也曾多次表达想要举行中美会晤,最好能在他的主场上见个面。此前美国参议员戴安斯访华,得到了比较高规格的接待。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在为中美领导人对话做铺垫,不过咱们并未就此给出肯定的回答,而是告诉美国我们的诉求和立场态度。说白了还是得看美国表现。特朗普上台到现在,中美并未举行任何高级别官员会晤,他的确有些急了。但用制裁中企来逼我们上谈判桌,结果注定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