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不是不产生废物,而是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填埋量。
本报讯(记者 赵一帆)今年3月30日是第三个“国际无废日”,3月28日,记者从河南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交流会上获悉,我省即日起全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正式开启“全域无废”时代。
“无废城市”不是不产生废物,而是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填埋量。
“建设‘无废城市’不仅是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积极响应,更是河南省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无废城市”通过优化资源利用模式,推动城市走向低碳、循环、包容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据悉,2019年,许昌市作为国家首批“11+5”个“无废城市”试点城市之一,先行先试。2022年4月,生态环境部公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我省的许昌市、郑州市、洛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和兰考县等“5+1”城市成功入选。2024年8月,我省公布“无废城市”建设名单,除上述“5+1”城市外,又有开封市等“11+4”个城市加入了“无废城市”建设序列。此次工作交流会的召开,标志着即日起,河南全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近年来,在政策和制度的双重保障下,我省“无废城市”建设结下累累硕果,亮点纷呈。
郑州的医疗废物“低温热解+产物回收”技术助力“双碳”目标,被列入国家“无废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洛阳有效破解尾矿治理难题,先后实施尾矿库回采利用、尾矿井下充填、尾矿回采有价组分梯次回收等项目;兰考大力实施农村垃圾分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清洁能源建设项目,建立“无废城市”建设“1+6+5+N”模式……
此次工作交流会上,省生态环境厅还发布了5家省级“无废集团”建设试点。分别是郑州交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伊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
“无废城市”建设是现代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张亮丽名片。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全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启动,河南将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加快城市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为美丽河南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