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3月18日,在听取贵州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贵州要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内卷式”竞争,为全社会创业创新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环境。优化营商环境要一手抓改革,打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一手抓干部教育管理,引导干部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廉洁意识。
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贵阳贵安将继续以“安不安全、方不方便、赚不赚钱、清不清廉”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持续擦亮“贵人服务”品牌,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服务,着力打造让企业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发展的营商环境,激活大抓招商的澎湃动能。
继续抓改革: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优化营商环境,既是攻坚之战,也是持久之战。
贵阳贵安始终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今年以来持续加大力度,政务服务不断“提速”。
1月初,贵阳市政务大厅在全省率先设置快捷即办专区,74个事项即来即办、即办即走,企业群众从取号到办件的平均时长为3至5分钟,有效提升政务服务效率。
1月中旬,贵阳市政府对外发布便民利企服务“爽爽办”事项清单,办事材料和办事流程更加明确,办理时限更加清晰。目前,贵阳市已发布“爽爽办”4批20个事项并同步实现事项名称通俗化,有效回应企业群众办事怎么办、找谁办、在哪办的问题。
3月7日,贵阳在全省率先开启“联合云勘验”新模式,从传统“面对面”线下办理升级为“屏对屏”云上模式,为小微餐饮企业快速落地按下“加速键”。
3月24日,贵阳在全省率先上线“贵人智办”AI助手,政务服务从“网上办”向“智慧办”跨越式升级。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不断冲破思想束缚、突破利益藩篱,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破除积弊、激发活力,让经营主体真正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切实享受营商环境改善带来的红利。
作为首位体验“联合云勘验”服务的商户,清镇市滨湖街道办事处甜啦啦水果茶店负责人王佳立深刻感受到这一改革带来的变化。“我提交申请资料,装修完以后,他们就及时来现场勘验,当天勘验后,不到半个小时就有了勘验结果,通知我第二天拿证。比以前方便太多了。”王佳立领到证件时说。
“率先”“首位”以及不断刷新的数据和体验感,彰显了贵阳贵安不断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下一步,贵阳贵安将坚定不移持续推进政务改革,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继续抓管理: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同营商环境密切相关。如何把优势转换为效能,重点在人。
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引导干部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廉洁意识,是关键所在。
2024年,贵阳贵安紧盯堵点淤点痛点,通过专项治理推动优化营商环境。
按照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要求,市投资促进局牵头开展服务企业突出问题集中整治,重点针对拖欠企业账款、助企惠企政策不兑现、招商引资承诺不兑现、漠视企业合法诉求“四个一批”领域发现整改问题。
市纪委监委聚焦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及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定期与市发改委等部门负责人座谈,对配套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情况开展监督,推动各项惠企政策直达企业。
同时,贵阳贵安以创新亮点为抓手,实现重点领域显著提升。
2024年,打造“贵商易-贵阳贵安专区”,为企业精准便捷提供找政策、找政府、找市场、找服务、找人才、找资金、找厂房等“七找”服务,实现惠企政策“一键申请、一站办理、在线兑现”,累计有2.08万户企业通过审批,兑付政策性奖补资金6.4亿元。
拓展“企业之家”服务阵地,推动“企业之家”进商圈、进街区、进市集、进园区、进银行……2024年以来,贵阳市“企业之家”为企业解决需求4500余件次。
在全省首家探索、建立“执破融合”制度,率先制定《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的工作指引(试行)》《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降低办理破产成本的工作指引(试行)》等“执破融合”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解决“僵尸企业”产生的大量执行不能案件。
成功落地全省首笔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累计有10万余户企业获得信贷支持超600亿元。
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贵阳贵安还将继续在“改革”“干部教育管理”两个关键维度协同发力。
2025年,贵阳贵安将推进营商环境创新改革试点建设,打造“便民利企爽爽办”特色服务品牌,全面启动帮助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找订单、增融资、降成本、强基础、提干劲“五帮”专项行动,开展拖欠企业账款专项清理行动、招商引资承诺不兑现专项清理行动、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专项行动,着力将贵阳市打造成为政府治理效能更显著、要素聚集优势更突出、营商环境创新更有效的新标杆。
“我们将坚决整治趋利性执法以及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审查核实相关执法行为,坚决纠正侵犯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的违法或者不当行政行为,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市投资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说。
继续抓开放: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开放也是重要的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话语和殷殷嘱托,依然回响在耳边。
优化营商环境,要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
一直以来,贵阳贵安以优质营商环境促开放,抢抓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机遇,坚持项目为大、项目为重、项目为王,持续掀起大抓招商工作热潮,深入推进构建具有贵阳贵安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为重点目标城市产业转移画像。梳理承接产业转移重点产业及细分领域需求,围绕可用于招商的厂房、楼宇等承载空间,结合产业定位以及产业转移重点和细分领域,精准谋划医美医疗器械、义乌好货、电子信息制造、汽车零部件、生态特色食品、工业设计等一批特色园区标房招商项目,整体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聚。
为抓好招商队伍建设,贵阳贵安打造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武汉5支驻点招商分队,发散式、撒网式、靶向式开展驻点招商工作。
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贵阳贵安建立深贵产业园深圳招商办,承担对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的前端考察洽谈等关键工作,为双方合作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为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贵阳贵安积极参与各类招商活动,努力寻求合作机会。2024年成功举办的贵州省融入成渝经济圈产业招商对接会,为贵阳贵安与成渝地区企业的交流合作创造了良好契机,吸引众多企业家关注贵阳贵安,为后续项目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贵阳贵安引进粤港澳大湾区项目68个,签约合同投资额220.5亿元;引进成渝地区项目76个,签约合同投资额139.5亿元。这一系列招商成果,为贵阳贵安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支撑。
当下,贵安发展集团与招商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网谷产业园正在贵安新区湖潮乡进行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用于发展电子信息制造、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立足于“大湾区+贵州”战略,贵安蛇口网谷项目已对接多家先进装备制造企业。
在这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贵州要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贵阳贵安步伐更坚定。
今年,贵阳贵安将继续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梳理目标企业,动态更新拟招商项目清单,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继续抓招商:支撑发展的“稳”与“进”
优质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最好竞争力。
3月29日,贵阳贵安2025年招商引资“开门红”暨“5+3”重点拟招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
“贵阳贵安的招商服务做得非常到位。我们今天签约的项目是希诚年产4700吨单壁、寡壁碳纳米管项目。其中,单壁碳纳米管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寡壁碳纳米管项目是全国首个寡壁碳纳米管量产项目。”江苏希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欣说。
该项目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开展年产700吨寡壁碳纳米管流化床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建设;二期开展年产2000吨寡壁碳纳米管流化床生产线、酸洗提纯及配套设施建设;三期开展年产1800吨寡壁碳纳米管流化床生产线、年产200吨单壁管碳纳米管生产线及配套提纯设施建设。“一期今年开始建设,争取年内投产。”陈欣说。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的感受最直接、最重要。
“在与贵阳各级政府的沟通过程中,强烈感受到‘爽爽贵阳’的‘亲清’政治生态。他们效率非常高,春节前最后一周还在天兵做尽职调查,春节期间就把尽职调查报告写好,春节后第一周就上会讨论。这样的营商环境让我们感觉很好。”江苏天兵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罗毅说。
天兵科技捆绑式重型火箭总部基地项目是当天签约的项目之一,该项目将落户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
“贵阳有很强的工业基础。我们前期统计了供应商,没想到有39家在贵阳。从生产运载火箭的角度来看,在这样配套基础上的本土化生产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罗毅说。
优化营商环境的“两手抓”,既是破旧与立新的辩证法,又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下大力气、久久为功,为全社会创业创新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环境,经营主体逐渐本固根深、枝繁叶茂,支撑起经济发展的“稳”与“进”。
记者 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