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西安高新区 2025 年上半年“六比六赛”暨项目观摩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马鲜萍,西安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辉率全区领导干部先后走进丝路科学城发展中心、集贤园发展中心、草堂科技产业园发展中心、综合保税区发展中心等地观摩项目,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赋能优势产业聚链成群,推动“四个高新”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趁势而起

光电子产业蓬勃发展

“目前,厂房已全面封顶,进入内部二次结构施工阶段,并于3月设备开始陆续移入,年内实现产品通线,通线后18个月全面达产。”在位于综合保税区的8英寸高性能特色工艺半导体芯片生产线项目现场,项目负责人介绍道。



据了解,该项目主要建设一条8英寸高性能、高可靠功率器件、功率集成电路生产线,同时,厂房基建也预先满足未来12寸线可扩展性的要求,项目80%的设备可满足第三代半导体芯片生产要求。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北地区首条8英寸高性能特色工艺半导体芯片生产线,达产后将形成月产5万片以上的高性能集成电路功率器件。

今年年初,《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行动方案(2025-2030年)》发布,方案提出,高新区将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首位产业”,聚焦光子、半导体两大领域,打造全球光电子技术原始创新高地和光电子产业发展主阵地。

趁势而起,各个重点项目的“进度条”也不断刷新——

位于丝路科学城的芯派智能电源电驱系统创新中心项目2#厂房、6#宿舍正在进行外立面施工,3#、4#、5#厂房主体钢构框架施工已完成,正在进行辅楼砌体施工。该项目建成后将用于半导体器件、新能源动力系统、无人智能控制系统等产业链的生产研发测试,不仅助推国产半导体产业化,打破国外零部件厂商的垄断还将建立一流研发及测试支撑平台,助力打造国内高端无人系统产业生态集群。



作为高新区打造的世界级光电子产业集群主战场,长安通讯产业园发展中心的立德红外智能光电研发产业化基地项目已完成1、2、3号楼主体封顶。项目建成后,将形成西北地区完整的红外产业链,实现区域红外产业的良性内循环发展,极大地促进地区红外行业的发展,打造区域红外光学研制领域的制高点;光子传感产业聚集区项目主体已全部封顶,目前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阶段,项目将打造“追光计划”中曲率引擎光子传感聚集区,确保光子产业链企业长得大、留得住、引得进,为光子传感产业方向的优秀企业培育和加速发展提供更好的物理空间,形成“1+2+N”的光子产业发展格局。



强势“出圈”

高端装备产业逐新而行

近日,陕西省工信厅公布了第二批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库入库企业名单中,西安高新区37家企业成功入选,成为全省入选数量最多的区域。

由“冠军”企业——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西安科技产业园三期暨5G数字化工厂及科创研发大楼项目建有4栋厂房、1栋研发生产楼、2栋职工宿舍与食堂,主要用于光伏逆变器、高压静止无功发生器、智能微电网产品的生产及研发。目前,3A厂房已竣工。

多年来,从科技创新到智能制造,从平台搭建到项目建设,西安高新区的高端装备产业引擎正发出隆隆轰鸣。

作为我国电力装备产业的“领头羊”,中国西电专注于输配电装备研发制造,完成国际领先水平技术攻关1000余项,参与我国所有重点发电、特高压输电及柔性输电项目的工程建设,是世界一流智慧电气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

西电智慧产业基地项目是中国西电在高新区投资建设的项目,当前,21栋单体全部建成,设备安装调试完成约70%。6家公司(操动机构、高压开关、高压套管、西电电力、西电避雷器、西电光电缆)计划年底前全部投产。其中,操动机构公司计划3月底试生产。



奥杰超钎装备制造基地项目A、B两栋厂房主体及外立面已完工,预计2025年6月试生产,主要建设高温钎焊炉、铝钎焊炉装配、联合生产厂房等。



据了解,建设方西安奥杰电热设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拥有100余项核心技术专利,其高温钎焊及铝钎焊技术位于国内第一梯队,是比亚迪、德国贝洱、英国邦迪等企业指定供应商,该项目将进一步满足国内外市场对于智能钎焊炉装备需求,促进高新区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发展。

当前,草堂科技园聚集了以中国西电、中电科、中航618所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涵盖导航通讯、电子元器件、终端电子产品、特种机械及无人机制造等领域。随着西电、埃顿、金波、汇诚等项目年底前陆续竣工投产,西电开关、金波二期、西驰电子等项目加快落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将逐“新”而行,加速壮大。

加速领跑

新能源汽车产业实力强劲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西安高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也是西安高新区两个千亿级产业之一。去年,西安比亚迪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万辆,彰显了西安高新区汽车产业的强劲实力。当前,西安高新区已聚集了比亚迪等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涵盖整车、零部件、汽车电子、动力电池等环节的完备产业链。

截至目前,集贤园发展中心落地汽车产业类配套项目32个,构建了自主可控、层级合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其中,备受关注的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扩产(集贤)项目主要建设电动总成工厂、电机工厂、精工中心、齿轮工厂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工厂及比亚迪配套高速试车跑道等。项目分二期建设,二期中的9栋厂房已建成,6栋厂房已试生产,2栋宿舍楼、1栋餐厅基本建成。剩余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正在加速建设,2025年底建成投用;骏驰新能源汽车本地化配套基地项目11栋厂房已全部建成,消防工程和内部装修正在收尾。项目已招引深圳市骏强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廊坊兆平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



而草堂科技园则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为主导,辅以电机、电控、电池及核心零部件汽车产业链,最高日产新能源汽车4900辆,年产能达140万辆,是全球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东风李尔汽车座椅项目位于埃顿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4号厂房内,致力于提供全方位汽车座椅系统解决方案,目前6条产线已开始试生产,预计再新增产线2条,2025年6月全部投入使用。



延锋汽车内饰扩产项目共6条产线,其中4条已完成设备安装,正进行设备组装提产。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延锋作为全球优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优势,做到投产快、材料新、性能稳,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基础配套能力。(高新融媒记者 李聪迎 张静攀 张正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