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园区)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是新型工业化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优化营商环境要一手抓改革,打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贵阳贵安通过优体制、优规划、优建设、优招商、优环境的“五优”改革举措,全力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质效,激发强劲的发展活力。

在位于贵阳经开区的贵阳卓英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一批刚刚下线的背光模组整装完毕,即将发往贵阳海信工业园。凭借经开区优越的区位布局,货物不到半小时就能顺利抵达。


聚焦壮大产业生态做好产业规划,贵阳经开区积极响应企业市场拓展诉求,精准对接相关上下游企业。依托贵阳海信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引进贵阳卓英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并通过“园区事园区办”极简审批模式,仅用两月就让该企业正式投产,协助贵阳海信实现光电材料本地化供应,填补了贵阳电视整机厂光电材料供应链的空缺。


贵阳卓英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付金星:经开区给我们提供了无微不至、详尽具体的服务,我们在2022年实现了上规,2024年产值过了1亿元,这个成长速度也是卓英社所有子公司表现最优秀的,这也得益于贵阳海信这个“链主”成长的速度,我们的项目落地在贵阳经开区是非常好的选择。


围绕优招商,贵阳经开区瞄准“精”字做文章。通过产业链招商、标房招商、央企招商、以商招商等掀起“两主一特”主导产业的招商“新攻势”,科学制定“两图两库两池”及“一图三清单”,挂图作战,靶向发力。今年以来,新引进项目15个,投资总额28.71亿元。


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和商务局副局长 王宏宇:我们充分发挥经开区工业企业聚集的优势,围绕产业链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不断推动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发挥“以商招商”的新动能,来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同时围绕标准厂房“建、招、用、管”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以地招商”向“以房招商”转变。


改革不仅要追求效能,更要彰显温度。近日,清镇经开区联合清镇市教育局相关人员专程来到贵州中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企业送去了子女入学政策咨询服务。今年2月,随着省政府批复同意新增巢凤园区,清镇经开区形成了“一区四园”产业空间布局,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160余家。为助力企业发展,清镇经开区从多个方面入手,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


贵州清镇经济开发区招商部部长 李韵:围绕着企业关心的“安不安全、方不方便、赚不赚钱、清不清廉” 问题加快推进体制改革、机制改革,不断优化涉及企业服务事项的审批流程,提升企业办事效率和便利度,着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政务环境、商务环境、廉政环境,让企业更好地专注于生产经营活动。


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清镇经开区各类资源、要素加速集聚,铝产业链的生态格局得到重塑。2024年,清镇经开区86户规上企业产值实现313.48亿元,占清镇市工业总产值85.95%,其中铝及铝加工主导产业规上企业产值突破265.8亿元。


贵州清镇经济开发区招商部部长 李韵:清镇经开区(园区建设服务中心)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坚持“企业无小事”的服务态度,与清镇市政务中心紧密联动,通过完善服务配套,指定“企业秘书”提供专员服务,持续推进企业服务的“五个办”“高效办成一件事”及“企业之家”相关工作,提升服务效率。


改革赋能服务,实干驱动发展,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密码,既是以“加速度”突破发展瓶颈,又是以“暖心服务”厚植营商生态。过去一年,贵阳贵安坚持以产立园、以园兴工,深化开发区“五优”改革,新获批4个省级经开区,实现10个区(市、县)省级经开区全覆盖。2024年1至11月,贵阳贵安“5+10”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占比68.3%,规上工业总产值占比75.6%,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81.9%,对规上工业增速贡献率达92.9%。

记者/王宏尹 梁栋 清镇融媒:代胜强 郭露

编辑/邹婷钰 责编/陈萌 审核/邹岚 终审/曹钦永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