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的新闻挺多,复旦硕士退学卖土豆泥,北大研究生进食堂当阿姨很是抓人眼球。

在我们的视野当中,这两所顶级高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否则费了那么大力气考入这么好的学校,回来以后跟普通人一样,抢普通人的生存机会,那费那么大就考这么好的学校干嘛?



网上很多的评论说复旦硕士退学卖土豆泥,北大研究生进食堂,都是他们个人职业的选择。一大堆人都在说现在的职业没有高低贵贱,高学历给了他们更多选择的机会等等。

但其实只有一个问题,如果当前就业情况非常好,如果他们有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他们还会选择进入餐饮业在街头卖土豆泥、在食堂当阿姨吗?

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件事儿,他们之所以退学,在食堂当阿姨就是因为一件事儿,那就是——就业困难。

之前很多人说北大才子卖猪肉,西安交大毕业生卖肉夹馍等,其实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而这种名校毕业生从事最基础的行业去卖菜,造成了极大的反差,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讨论。

但是现在摆在眼前的一个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那就是就业困难。

很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都去跑外卖,去送快递,当骑手,这不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吗?本身他们都是国家培养的顶级的人才,现在却要依靠最初的体力来养活自己。这难道不是社会的可悲吗?

大学接连扩招,我们每年培养出那么多的人才,到最后整个社会却不能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岗位,让他们为了养活自己,迫使进入这些低水平的行业当中,不能不说,这是人才的一种浪费。

这也从反面来看出来,高等教育的扩招导致学历的通胀非常严重。部分专业的培养目标跟市场需求是脱节的,所以就导致一方面社会需要的人才招不到人,另一方面这些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今年教育部又重新对专业进行了调整,很多专业都取缔了,尤其是文科类的一些专业。这也说明一个明显导向,今天的教育培养要顺应市场的变化。

我们这个社会,真正需要做研究的人才是很少的,提供的岗位是很少的,大多数都要在社会生活当中找到自己的职业来谋取自己的生计。

从社会对他们的认识上来讲,这种反差也是很明显的。

在我们的认识当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读得好就能够当官就能够出人头地,这是国人心中最朴素的观念。



但是这个时代,当所有人都去读书拿了高学历,那么这个社会学历浪费就成为不可避免的局面。

就业困难要说明这些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并不是那么理想。假以时日,也许这些高学历从事基础体力工作吃透了生活苦的人,他们用自己的人生扭转社会的就业观念,也许就是他们存在的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