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诺诚游戏法 朱骏超 陈杰
01
捕鱼游戏涉赌3.7亿,
主犯获刑6年
2025年3月,央视《法治在线》栏目披露一起涉案金额高达3.7亿元的网络赌博案件。
河南周口市扶沟县人民法院于2024年12月15日对该案作出判决,犯罪嫌疑人高某阳、高某峰等人因构成开设赌场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至5年6个月。
该捕鱼APP表面为普通游戏,实际暗地里通过银商完成“上分——赌局——下分”的赌博闭环。
玩家把钱转给银商,银商再安排人员在这个游戏平台上给用户充值金币,这叫上分。
玩家充值金额的20%作为银商的利润。参赌人员打完游戏以后,剩余的金币或者盈利的金币想变现的,把金币从赌博平台上返给银商代理账号上,然后银商代理又通过另外一个渠道把游戏币变现并转账给参赌人员,实现下分。
主犯高某阳等人原为赌客,后与境外赌博平台勾结,发展为“银商”代理。团伙以亲属为核心,通过线上推广和线下“拉人头”奖励,三年内吸引千余人参赌。经统计,该团伙非法获利近4000万元,涉案资金总流水高达3.7亿元。
警方历时三个月,辗转多地捣毁洗钱窝点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4人,查扣手机15部、银行卡32张,没收犯罪所得2,008万元。
诺诚评论:
捕鱼游戏如果满足了“付费投入——以小博大的随机玩法——产出可变现”的赌博闭环,游戏开发者就有构成开设赌场罪的刑事犯罪风险。
游戏开发者应避免设置如下捕鱼游戏常见的涉赌玩法:
1、允许虚拟货币兑换法定货币(如金币提现功能);
2、允许玩家间互赠游戏币或虚拟道具;
3、设置“房卡”模式,且放任第三方通过微信等外部联系方式进行输赢兑现;
4、允许积分兑换/抽取大额实物奖励或京东卡等预付卡。
02
游戏账号出租2小时
遭封禁10年
近日,云南省盐津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因游戏帐号出租被封号而引发的案件。
原告是某网络游戏的资深玩家,通过购买和充值该游戏账号,共计花费2万余元。为了补贴支出,原告通过某租赁平台以6元/小时的价格出租该游戏账号。
被告为了体验更高级别的游戏内容,便在某租赁平台租用了原告的游戏账号,双方约定租期为2小时。然而,在租赁期间,被告因使用外挂违反游戏规定,被游戏运营方封号3650天。
原告认为,自己在该账号上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成本,因被告的违规行为导致账号被封禁,严重影响了账号的后续出租价值,被告应赔偿相应损失。双方协商未果后,原告遂诉至盐津县人民法院要求小宋赔偿购买、充值该账号以及后续租赁损失费用共计38236元。
法院认为,在租赁期间,被告因违规使用外挂,导致该账号被封禁10年。其行为致使原告对游戏账号的合法使用权受损,应当对原告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然而,根据该游戏的许可及服务协议,已明确禁止玩家以转让、出租、借用等方式将游戏账号提供给他人使用。原告在明知出租账号可能导致封号处罚等风险的情况下,仍将游戏账号有偿出租给被告,也应承担相应责任。
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被告赔偿原告因游戏账号封禁产生的损失6500元。
诺诚评论:
游戏帐号的租赁行为,除此类因租赁方不当使用帐号导致帐号被封禁的风险外,还有可能存在帮助未成年人绕开防沉迷机制的风险,第三方游戏帐号租售平台开展此类业务需注意防范未成年人消费的风险。
鉴于租售账号的服务存在未成年人购买帐号绕开游戏防沉迷机制的风险,而且脱离官方渠道的游戏帐号租售行为通常不被游戏公司所认可,并且会在用户协议中将此类行为列为禁止性行为,要求用户自行承担因此产生的一切不利后果,故此类帐号交易行为还存在加重游戏公司的运营管理负担以及扰乱游戏行业正常经营秩序的问题。
实践中,已有案例将此类平台经营行为定性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并判决租售游戏帐号的平台应向游戏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03
全国首个小游戏产业孵化基地
于武汉揭牌
3月27日,全国首个专业化小游戏产业孵化基地在武汉洪山科创大厦正式揭牌运营。
腾讯云、亚马逊云、抖音集团湖北公司等行业三方机构签约入驻基地,为基地入孵企业、团队提供不仅限于云服务、算力支持、AI技术支撑、产品发行渠道等方面的优质行业资源。
湖北长江传媒数字出版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武汉手盟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为企业提供游戏版号咨询、审读、申报等服务。武汉数字创意与游戏产业协会同步入驻,将推动行业标准制定与资源整合。
在政策支持维度,2024年5月,武汉市就出台了《关于支持数字创意产业重点领域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游戏精品创作生产、产品上线运营、市场主体发展、重大活动举办、优秀人才培育等方面,对游戏产业发展给予全方位的扶持。
据悉,为推进基地发展建设,洪山区还将出台支持小游戏产业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以“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模式,为基地内的小游戏企业提供投资基金、服务平台、产业奖励、人才引进等全流程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小游戏产业要素集聚。
04
诺诚游戏法团队开展
小游戏合规培训会
3月28日,浙江垦丁(苏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诺诚游戏法主理人姚伊新律师举办了小游戏合规培训会,从监管趋势、法律红线与维权应对三个方面,对小游戏开发者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深入讲解。
对于小游戏买量的法律风险,姚律师结合既有的案例,讲解了虚假广告的常见情形,蹭IP、蹭竞品词条可能招致的法律后果,内置跳转推广链接的可行方案等,使参会人员清楚认知到游戏推广的合规边界。
对于游戏玩法的法律风险,姚律师择选了随机玩法进行重点讲解,说明了随机玩法与赌博的边界,游戏奖励和兑换机制的设置“禁区”。
对于游戏的知产侵权问题,姚律师从换皮抄袭、美术素材抄袭、“擦边”热门IP等常见侵权问题切入,立足于既有案例,说明了相关案件中法院的关注点,以及小游戏开发者如何做好合规管理。
对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风险,由于小游戏即点即玩的特性,大多数小游戏的实名认证机制都依赖于游戏聚合平台的实名信息授权,缺乏独立的实名认证机制。
姚律师立足于既有案例,说明了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可能仍会因此认为游戏运营者未合理履行实名验证的义务,存在过错,需为未成年充值消费的无效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游戏葡萄招聘内容编辑,
| |
| |
| |
游戏行业书籍推荐
(星标可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和完整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