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三明经济开发区,装卸工小陈扫码提交工伤认定材料的瞬间,劳资纠纷调解程序随即启动;化工企业职工老张手持“环保监督员”证件巡查废水处理设备时,企业粉尘排放超标的预警信息一目了然……这些场景构成了“齿轮上的枫桥”生动图景——三明市三元区总工会联合莘口人民法庭成立福建省首个法庭驻地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以“码上维权”“风险预警”“生态监督”三组密码为齿轮,精密咬合、协同运转,将职工权益保护嵌入现代治理体系,实现从“被动救火”到“主动防护”的机制升级。

码上维权,让打工者不再“求人难”

“扫码提交工伤认定材料,三天就收到调解书!”在物流园区装卸岗位上工作五年的小陈,曾因包工头拖欠工资陷入困境。如今,他和工友们通过“解纷码”平台,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法律咨询、工伤认定申请等12项服务,让维权像齿轮般高效。

通过“解纷码”等线上平台,劳资纠纷可有效实现跨地调解。据悉,河南籍工人阿强通过“异步庭审”远程参与调解,10天内追回2万元欠薪。此外,工会还会定期在线上组织“职工-管理者对话会”,推动企业修订不合理考勤制度。据统计,劳资纠纷通过“云调解”跨域化解,涉农诉讼量下降18%。

风险预警,为职工撑起“防护伞”

“多亏工会提前预警,公司整改了用工问题,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安全风险!”这套由工会、人社部门联合搭建的“用工风险三色预警”机制,已拦截群体性纠纷15起。构建“体检-预警-处置”全链条,如同齿轮间的咬合间隙调节装置,既防止“过载崩坏”,又避免“空转失效”。

在“前端体检”环节,工会“法治体检队”每年走访企业,推动企业整改宿舍安全、社保缴纳等问题;在“中端拦截”上,通过大数据筛查用工风险,向企业发送整改建议书,劳动纠纷发生率下降41%;在“末端兜底”上,对困难职工开通“绿色通道”。

生态监督,让劳动环境更安心

在万寿岩国家级文保单位周边,化工企业职工老张多了一个新身份——环保监督员。他每天巡查废水处理设备时,都会在“双书承诺”台账上签字确认。

“现在企业不敢偷排污水,我们下班后能在河边散步了。”老张说。工会将生态环境作为职工权益的“隐形齿轮”,通过“环保承诺+职工监督+健康保障”形成传动链,驱动企业绿色转型。

三明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负责人表示:“当每个齿轮都精准咬合、高效运转,职工权益保护才能从‘碎片化修补’升级为‘系统性重构’。”在这片红色热土上,“齿轮上的枫桥”正以精密咬合之势,书写着新时代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硬核答卷。(谢闽)

来源:中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