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3月29日上午,合肥市长丰县马郢村锣鼓喧天、人潮涌动,“好戏安徽”全省青年乡村戏剧嘉年华在此拉开帷幕。

  在安徽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本次活动由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旨在以戏剧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开幕式上,传统戏曲与现代戏剧交织,青年创作者与村民同台互动,为平日静谧的马郢村注入蓬勃的文化活力。

  启幕:传统与现代交织

  上午9时,马郢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小礼堂内座无虚席,铿锵鼓点拉开活动序幕,启动仪式上,随着铜锣敲响,嘉年华正式启航。



  29日上午的演出,亮点纷呈: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学生以非遗元素创作的《玉祭凌家滩》,以音乐肢体剧融合凌家滩文化,再现东方文化的神秘;深圳新物种实验剧场则带来先锋剧目《无人的房间》,以麻绳打造全角色,创新融合西方偶剧与现代舞,通过‘人+偶’同台呈现偶‘圈圈’对自由的追求。

  此外,黄梅戏《天仙配·鹊桥》、徽剧《盗库银》等经典片段轮番上演,传统唱腔与现代舞美碰撞,展现安徽戏剧的传承与创新。

  融合共生:戏剧撬动乡村蝶变

  戏剧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激活乡村资源、吸引青年返乡的催化剂。

  作为安徽省“戏剧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实践,本次活动以马郢村为试点,同时在我省皖南、皖北地区推广,探索“戏剧+乡村”融合发展模式。



  根据方案,嘉年华以四季为主题,全年推出“秧·春启篇”“阳·夏炽篇”“仰·秋颂篇”“漾·冬蕴篇”四大戏剧周,涵盖剧目展演、人才培训、产业孵化等内容。

  为强化“在地性”,嘉年华鼓励青年创作者驻村创作,将田间故事搬上舞台。同时,通过孵化戏剧培训、文创开发等产业,推动乡村经济与文化的协同发展。以马郢村为例,当地结合本地旅游资源,推出“戏剧研学游”“乡村戏剧集市”,游客可体验剧本创作、参与即兴表演,感受戏剧与乡土的深度融合。

  系列活动:多元舞台绽放青春力量

  嘉年华期间,马郢村变身“戏剧小镇”,四大主题剧场同步开放。主会场“好戏安徽”剧场聚焦非遗与现代融合,上演《打猪草》《柳浪闻鸢》等剧目;“秧·Young“仰·Young剧场”则通过即兴表演、行为艺术与观众互动,田间栈桥、创客广场成为天然舞台,艺术与自然无缝衔接。



  除演出外,活动设置“南塘对话”“戏剧讲座”等单元。中央戏剧学院优秀演员开设表演研习工作坊,为村民和戏剧爱好者提供专业指导。与此同时,青年创作者也能与村民围坐畅谈,挖掘本土故事素材。“过去觉得戏剧离我们很远,现在发现村里的日常就是最好的剧本。”一位青年导演如此感慨道。

  村民声音:文化让乡村“活”起来

  “村里从没这么热闹过!这些戏既有老味道,又有新花样。”村民张大姐指着舞台上的黄梅戏表演说道。



  陪孙子观看完《无人的房间》和《玉祭凌家滩》后,村民李大姐也笑着说:“这些表演,俺们没见过,孩子也看得入迷。”

  活动现场,村民既是观众也是参与者:传统民俗巡游队伍中,身着戏服的演员与村民并肩而行;快闪剧目《王婆找鸡》以诙谐情节还原乡村生活,引发阵阵笑声。合肥市民张先生感叹:“在这里,戏剧不再是高台艺术,而是田间地头的烟火气。”



  让戏剧扎根乡土,让青年留在乡村,据悉,本次马郢村试点活动,为期两天,计划举办40余场演出及活动。未来,安徽将以马郢村试点经验为参考,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乡村戏剧发展模式,让传统与现代交织,村落不断焕发生机,为我省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记者 孟一凡 段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