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前屋后种植凤眼果树,是杜阮镇上巷村村民的传统。去年起,上巷村盘活闲置土地,发展林下经济,推动凤眼果树种植产业化,新种3000多棵凤眼果树苗,打造出一片凤眼果生态公园。今年,上巷村继续扩大生态产业规模,计划再种上千棵凤眼果树苗。


新种的连片凤眼果树苗

种好树,优质的树苗是关键。过去,上巷村主要通过市场采购的方式储备树苗。采购树苗成本比较高,有时外地树种还与村里水土不符。

为此,上巷村动员村里有种植经验的“土专家”组成育苗小组,利用本村优质的母树,开展扦插育苗试验。通过科学剪取枝条、移植到苗床培育、促成枝条生根等,探索出一套适合本村的育苗方法,还攻克了温度湿度控制、苗床基质配比等技术难题,目前育苗成活率超85%。

“凤眼果树苗的市场采购成本约300元一棵,自己扦插育苗,每株只需一定的物料费、人工费,成本将降至100元以内。”上巷村党支部书记黄梅芳表示。


村民把凤眼果装箱销售

去年,在锅盖山二期绿化工程中,上巷村首次种下本村自主培育的凤眼果树苗,经过一年生长,都长出了满枝头绿叶。今年,上巷村进一步扩大自主培育树苗的种植范围。一年多来,已累计节省树苗采购成本超15万元。


刚摘下的上巷村凤眼果

上巷村还完善绿美管护长效机制,动员党员带头挂牌认养,推行积分制,激发村民参与热情。拓宽凤眼果销售、加工的渠道,开展凤眼果生态公园研学活动,逐步形成了“自主育苗-规模种植-长效养护-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昔日小小的凤眼果,正逐步成为富民兴村的“大产业”。


开展采摘凤眼果研学活动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杜阮镇党建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