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俨少先生,这位现代著名画家,不仅以其雄浑壮丽的画作在20世纪艺术界占据一席之地,更以其深厚的书法造诣和独特的为学之道,赢得了同行和后人的敬仰。
这幅行书作品,是陆先生赠予"明耀"的珍贵礼物。其内容"三分写字,三分画画,四分读书,此予为学之道",简洁而深刻地概括了陆先生的艺术追求和人生哲学。这不仅是他个人艺术实践的总结,也是对后学者的宝贵启示。
陆先生生前担任浙江美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他的画作以雄浑大气、跌宕起伏著称,尤其是他的云水画,开创了国画的新境界,堪称国画史上的一座丰碑。
在中国艺术史上,许多杰出的画家同时也是书法大师,如苏轼、宋徽宗、董其昌、徐渭等,他们的作品在书法和绘画两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陆俨少先生无疑也是这一传统的重要继承者和发扬者。
陆先生对书法的重视,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更体现在他的艺术理念中。他深知书法与绘画的内在联系,认为书法是绘画的基础,是提升绘画艺术境界的重要途径。他的诗词、题跋等文字作品,无不流露出其深厚的学养和艺术修养。
陆先生的书法作品,既有传统书法的韵味,又不乏个人风格。他的行书,笔力遒劲,气韵生动,既有颜真卿的雄浑,又有王羲之的飘逸。他的草书,更是独树一帜,笔走龙蛇,气势磅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陆俨少先生在书法领域的自信,源自于他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他曾有一段颇具盛名的言论,至今仍被书法爱好者们津津乐道:
"书法虽被视为艺术之末流,但我却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自豪。我的书法,无需依附于他人,自成一格。每一笔每一划,都经过深思熟虑,提按转折之间,尽显舒展与恢弘,无一丝遗憾。放眼望去,二三百年间,或许难觅一人能与我并肩。"
陆先生的这番话,展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极高自信,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狂傲。但这种狂傲,并非无的放矢。他深知自己的书法造诣,即使在众多书法大家中,也能独树一帜,不落俗套。
陆俨少先生接着说,虽然他以画家身份闻名于世,但他的书法同样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与当代的书法名家相比,他毫不逊色;与古代的书法大家相比,他同样能自成一格。只是他的书法名声,往往被他的画作所掩盖,不为世人所熟知。
陆俨少先生的书法艺术,植根于深厚的传统土壤之中,其灵感与技巧多有借鉴唐代诗人杜牧的《张好好诗卷》。杜牧虽以诗名世,却以其行书巨作《张好好诗卷》在书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好好诗卷》以其笔法的严谨与字结构的精妙,展现出了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大家的经典风格。其转折之处严峻而不失灵动,笔意蹁跹,格调高古,气韵流畅,洋溢着浓郁的文人气息。在楷书盛行的唐代,这样的行书作品更显珍贵与独特。
陆俨少先生的书法,相较于杜牧的《张好好诗卷》,更显灵动与自由。作为一位杰出的画家,陆先生的书法作品中,用笔的率性与整体章法的气韵尤为突出。在他的笔下,每个字都仿佛拥有了生命,带着强烈的"舞动"姿态,神采飞扬,又不失节奏的韵律感,书写得极为抒情。
在用笔技巧上,陆俨少先生善于以重笔开篇,然后提笔轻收,使线条在凝重中透出虚灵的气息。他的字势倾侧自由,不拘泥于行列的匀称与整齐,书写得顺手顺心,让观者在欣赏时也能感受到那份轻松与愉悦。
陆俨少先生的书法艺术,是一种将绘画的灵动与书法的严谨完美融合的独特艺术形式。他的笔下,每一个字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以一种近乎绘画的状态跃然纸上,却又不失书法的高雅格调。这种以画入书的创作手法,使他的书法作品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陆俨少先生的审美认知,深受杜牧《张好好诗卷》的影响。《张好好诗卷》作为一件流传千年的书法经典,虽然历代书家对其推崇备至,但真正将其作为取法对象并成功吸收其精髓的书家却寥寥无几。陆俨少先生却能在这一件经典法帖中,洞察其内在的美学精神,并将其与自己的艺术追求相结合,创造出了个性鲜明、独树一帜的书法风格。
陆俨少先生的这种独到眼光和创新精神,让我们不得不对他的艺术才华和审美境界表示由衷的敬佩。他的书法作品,不仅继承了《张好好诗卷》的高古格调,更融入了他作为画家的灵动与自由,展现出了一种超越传统的独特艺术风貌。
陆俨少先生的"狂人"之狂,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建立在他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的基础之上。他的自信,来源于他对自己艺术才华的坚定信念,以及对书法艺术的无限热爱和不懈追求。这种自信,使他在书法创作中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