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知名品牌陷入食品安全疑云!

近日有媒体报道

乐事薯片含有TBHQ致癌添加剂

引发热议

相关话题更是冲上热搜



对此,乐事客服回应称,“根据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食品中TBHQ的最大添加量为0.2克每千克,以油脂中的含量来确定,TBHQ是一种抗氧化剂,乐事的产品符合国家规定”。



此前

乐事薯片因添加剂问题

已经多次被热议

2024年9月,有博主在抖音发表视频作品称,乐事薯片中含有的TBHQ,被人体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导致癌症或引起畸形。

这段视频在抖音平台的转发量高达26万,围绕“多吃薯片会不会致癌”“薯片添加剂”的话题讨论不断增多。

据悉,因为TBHQ可使食用油脂的抗氧化稳定性提高三到五倍,因此辣条、方便面、油炸食品等含有TBHQ食品添加剂,也较为常见。



TBHQ究竟是什么?

多吃薯片到底会不会致癌?

回看本次争论的起源,有医师提醒,长期过量摄入TBHQ会增加患癌风险:

3月28日,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龙鑫向媒体介绍,“TBHQ是一种叫做特丁基对苯二酚的人工合成油溶性抗氧化剂,可以达到延长食品保质期的作用,国家规定食品中TBHQ的最大添加量为0.2克每公斤,长期过量摄入会增加患癌风险”。

然而,经过网络传播,就变成了“乐事薯片被曝含有TBHQ致癌添加剂”,然后进一步变味,成了“吃薯片会致癌”,又或者“乐事明知原料有风险还在用”。

这显然又是一条典型的靠“脱离剂量谈毒性”来制造公众焦虑、博取流量的信息。要证明其耸人听闻,其实只要看两点就够了。

首先,查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新版于今年2月8日实施,是我国食品添加剂领域最权威的标准。

该标准明确,特丁基对苯二酚(简称TBHQ)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在膨化食品、油炸面制品、方便米面制品、糕点、饼干等11种食品中添加,最大使用量为0.2克/千克(以油脂中的含量计)。



TBHQ有两个特点。首先,它可以添加进的食品,往往含有丰富的油脂,因为人们利用了TBHQ不溶于水而可溶于油脂的特性,相比许多水溶性抗氧化剂,少量添加进油脂就能取得高效的抗氧化作用,而且在烹饪过程中经受高温也不会失效。

另有研究证明,TBHQ能阻止大多数油脂腐败,可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黄曲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长。

所以,TBHQ是“官方盖章”的食品添加剂,只要按照限定的范围和用量添加到食品里,是法律法规允许的。而且,能够入国家标准“法眼”的食品添加剂,其安全性均事先经过严格的评估,可以说,按规使用TBHQ的食品,目前在中国被认为是安全可靠的。

但是,有人会疑问,虽然食品生产经营者按规添加TBHQ没毛病,但消费者吃起来是另外一回事,具体吃多少会有问题呢?

这就要查看一个叫ADI(可接受日摄入量)的东西。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经过多次评估,将TBHQ的ADI上限定为0.7毫克/公斤体重,以一名体重75公斤的成年男性为例,一天摄入量不超过52.5毫克TBHQ是比较适宜的。

那么,做一个推算。假设我们吃到的薯片都顶着添加量的上限添加TBHQ,也就是1千克薯片里含有0.2克TBHQ,一包净含量75克的薯片里就含有0.015克TBHQ,上述75公斤的成年男性要一天吃3.5包这样的薯片,才会超出JECFA定的ADI上限。

如果按照网上流传的“摄入超5克或将有致命风险”来算,那这位男士恐怕一天要吃300多包薯片才可能致命,或许在因为TBHQ致死前,先撑死了。

正常情况下,一般消费者的TBHQ摄入量是不会超出“风险线”的。

JECFA认为TBHQ在多种食品中作为抗氧化剂使用是安全的,其评估了来自澳大利亚、巴西、中国、新西兰、英国和美国等六个国家的数据,发现基于家庭调查的TBHQ估计摄入量低于ADI。

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哪怕饮食文化有差异,普通家庭饮食环境中过量摄入TBHQ的风险不大。

当然,吃了3.5包以上的薯片,超过了这个量也未必会怎样,消费者坚持健康饮食观念,合理控制油脂及含油食品的摄入量即可。

新民晚报(xmwb1929)综合东方网、上观新闻、上海网络辟谣、界面新闻、四川观察

编辑:施雨

编审:何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