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殡葬行业的绿色转型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青浦区近年来积极探索节地生态殡葬模式,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逐步改变传统殡葬观念,在满足群众基本殡葬需求的同时,推动公墓从资源消耗型向生态可持续型转变。
据了解,节地葬式主要包括壁葬、花坛葬、草坪葬等,骨灰可藏纳于立体骨灰格位或安葬于土中,避免占用大量土地;生态葬式则以海葬和深埋为代表,通过不设墓碑、不建墓基的方式实现土地循环利用,特别是海葬作为最具节约土地特色的生态葬式,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零占用。目前,青浦区已有8家经营性公墓提供生态葬服务,葬式形式多样化,如植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满足了不同群众的需求。据统计,2022年至2024年,青浦区共售出生态葬式墓穴近4400穴,逐步形成绿色殡葬新风尚。
为推动节地生态葬的普及,上海市及青浦区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通过提供多级补贴的方式,降低群众选择生态葬的经济门槛。根据《上海市节地生态安葬补贴实施办法(2022年修订版)》规定,本市户籍人员过世后,丧事承办人在本市经营性公墓和经营性骨灰堂选择撒散、深埋等不保留骨灰的生态葬式,以及树葬、花坛葬、草坪葬、格位存放(含壁葬、廊葬、亭葬、室内葬)和家庭成员合葬等节地葬式,每具补贴标准为1000元;丧事承办人选择海葬的,每具骨灰可获4600元补贴,其中3000元直接发放至家属账户,其余1600元用于海葬服务费用(如交通、保险等)。此外,青浦区在市级海葬补贴基础上叠加补贴3000元。在政策的具体实施中,青浦区进一步优化申请流程,简化办理手续,确保政策能够高效落实到位,切实增强政策吸引力,推动绿色殡葬理念的广泛传播。
为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殡葬需求,青浦区殡葬服务机构不断创新服务内容,推出更多元化的生态葬形式。除传统的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外,还提供植树纪念、个性化仪式等附加服务,提升群众的服务体验。同时,殡葬机构注重服务质量,从咨询引导到安葬仪式提供全程优质服务,用心满足群众的情感和纪念需求。
此外,青浦区还通过公益活动、宣传讲座等形式,向广大居民普及生态葬的环保意义和人文价值,进一步提升公众对节地生态殡葬的认同感。
下阶段,青浦区将进一步加大相关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殡葬机构创新服务,推动公益宣传活动深入社区乡村,通过政府、社会、公众的协同发力,提高节地生态殡葬接受度,助力土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记者:朱泽敏
摄影:朱泽敏
编辑:沈千慧
责任编辑:李艳丽(首席)
终审:张全权(首席)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