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畔,春意盎然,“未来之城”,拔节生长。雄安新区在规划建设新城中,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理念,努力打造能够经得起千年历史的检验、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如今,“未来之城”已雏形初显,一座座体现雄安特色风貌的建筑拔地而起。这些建筑既拥有中国古典韵味,也融入了现代气息,生动展现了“未来之城”建筑的中式美学。
这是被誉为“雄安之眼”的雄安城市计算中心(3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该建筑的拱形借鉴了千年古桥赵州桥的形制。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中国中化大厦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内,这是其顶部的“牡丹花冠”造型(3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这是雄安体育中心(3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雄安体育中心的三座建筑形似三枚印章,体育场屋面呈现弧形,基座呈现方形,暗合“黄琮礼地”,方圆之间尽显中华风范。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这是雄安新区金湖公园内的仿古建筑群(3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这是雄安新区大学园图书馆(3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该建筑立面设计形似简牍,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这是雄安体育中心(3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雄安体育中心的三座建筑形似三枚印章,体育场屋面呈现弧形,基座呈现方形,暗合“黄琮礼地”,方圆之间尽显中华风范。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雄安新区悦容公园内的仿古建筑(3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这是雄安新区容西片区“桃源梦境”主题变电站外景(3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雄安新区的变电站大都化身主题公园融入城市景观,通过隐藏主变压器、降低设备噪音等设计,将“邻避设施”转化为“邻里景观”。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雄安商务服务中心夜景(3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雄安商务服务中心是雄安新区首个标志性城市建筑群,其朱红墙体、灰色飞檐的建筑彰显中式特色。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