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年会以“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为主题,4天时间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名代表聚首南海之滨,共商合作谋发展。在这场激荡思想、汇聚智慧的国际盛会上,今年的博鳌论坛凝聚亚洲和全球共识,在动荡不安的国际环境中,坚持多边主义精神,推动包容性全球化,塑造了中国与亚洲及全球发展的新叙事,全球化智库(CCG)很荣幸作为论坛合作机构参与部分活动,接触到了最前沿的国际视野。


在本届年会充实的会程中,CCG有机会与博鳌论坛主办方深度协作,成功协办了备受瞩目的青年圆桌和女性圆桌活动,协助国际精英对话交流搭建起高端、多元的交流平台。此外,CCG还参与并主持多场精彩活动,围绕“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联合国未来峰会之后的全球治理”、“多边主义的未来”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入研讨。这些活动凸显了了博鳌论坛的特色,吸引了众多政商学界精英的参与,也为推动全球合作与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包括CCG理事长王辉耀、CCG秘书长苗绿、CCG对外合作总监赵占杰在内的多位专家和学者均参与论坛,收获满满。与此同时,CCG这次参与博鳌论坛,注重媒体传播,也吸引新华网、央视新闻、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环球时报》、彭博社、俄罗斯电视、西班牙媒体,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妇女报》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媒体的高度关注与深度报道。

协办青年圆桌,探讨青年如何引领可持续未来

2025年3月26日,由CCG和博鳌亚洲论坛合办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青年圆桌成功举办。围绕“创想与创造:青年引领的可持续未来”这一主题,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埃及等国家和地区的13位各领域杰出青年代表分享了其思考和实践。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中国前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新西兰前总理珍妮·希普利作为特邀嘉宾发言。会议由CCG秘书长、国际青年领袖对话(GYLD)项目发起人苗绿主持。


此前一天,圆桌主办方配套组织了“博鳌漫步”活动,邀请青年代表和相关专家走进博鳌古村——留客村,参观博鳌亚洲论坛会址,展现中国乡村振兴实践和博鳌亚洲论坛在主题设置、会议安排乃至“近零碳”的努力。在轻松的氛围中,各国青年增进了相互了解,建立了友谊。主办方也提前收集了青年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创想,封入“创想盒子”。

本次青年圆桌会议为亚洲年轻领袖提供了思想交汇的平台,也为推动可持续发展贡献了青春智慧。苗绿秘书长表示,此次CCG与博鳌亚洲论坛在青年圆桌的首次合作体现了双方理念的契合,在举办过程中发挥了各自优势。未来,双方将围绕青年开展更多深入合作。

聚焦全球“她力量”!CCG与博鳌论坛联合举办女性圆桌会

2025年3月26日,CCG作为合作方与博鳌亚洲论坛携手,联合举办“纪念北京宣言发布30周年,携手共建共享美好世界”主题女性圆桌会议。联合国妇女署执行主任巴胡斯为此次圆桌会议致辞,新西兰前总理希普利担任主持。会议邀请了联合国大会前主席、西班牙前外长、香港前特首、联合国儿基会驻华代表、跨国公司高管等15位杰出女性代表齐聚一堂,以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视角,围绕“北京+30”这一主题共议性别平等与女性发展。CCG秘书长苗绿出席会议,并发表精彩讲话。


2025年是极具特殊意义的一年,不仅是《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还是《联合国安理会第1325号决议》通过25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本次会议以纪念“北京+30”为契机,期待各方以更加平等、包容、可持续方式落实《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妇女走在时代前列,推进妇女共建共享美好世界,加强全球妇女事业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CCG秘书长苗绿指出,中国女性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在国际上的贡献不容忽视,并分享了自身作为中国妇女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和从事智库工作的经验。她倡导提升全球女性在决策中的话语权,推动女性更多参与全球治理和气候、贸易等谈判。她指出,人工智能时代女性的同理心与包容性对社会至关重要,应借助科技助力平衡家庭与事业。她呼吁关注北京再次举办世界妇女大会本身是中国为多边主义作出的贡献。需要延续《北京宣言》30+精神,推动全球治理。

“一对一”专场!王辉耀与马凯硕深度对谈多边主义未来

2025年3月27日,以“多边主义的未来”为主题的高端对话隆重开启,CCG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外交学院特聘教授王辉耀担任主持,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特聘院士、新加坡前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凯硕展开深入对话,共同剖析多边主义在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机遇,分享独到见解。


作为本届年会唯一的一对一对话专场,该活动受到各方重视,包括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张军、巴基斯坦常驻联合国代表穆尼尔·阿克拉姆、尼泊尔驻华大使克里希纳·普拉萨德·奥利在内的众多政要和专家学者均亲临现场。

对话期间,王辉耀理事长和马凯硕围绕如何重振多边主义以应对全球挑战、如何改进现有体系使其更好地反映多极化世界的现实、全球南方和亚洲国家在振兴多边主义中的作用等一系列关键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主持博鳌论坛重磅研讨,探讨实现普惠包容全球化的路径与行动

2025年3月26日,CCG理事长王辉耀主持了题为“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路径与行动”的分场研讨。此次研讨汇聚了来自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泰国、巴基斯坦、美国、南非和柬埔寨的重量级嘉宾,涵盖了政界、国际组织及学术界的顶尖人士。与会者在高水平的对话中,共同探讨了全球化进程中的挑战与机遇,交流了推动全球普惠和包容性增长的路径与战略。


研讨期间,与会嘉宾就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围绕如何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展开讨论,并分享了具体的途径和可行措施。此外,嘉宾们还就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新兴技术和数字经济如何朝着促进更加普惠包容的全球化方向发展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参与该场次研讨的嘉宾包括:乌兹别克斯坦总统顾问、分析和研究实体协调委员会主任、前副总理兼外贸投资部长乌穆尔扎科夫,泰国前副总理兼外长敦‍,巴基斯坦财政部长穆罕默德·奥朗则布,美国前商务部长古铁雷斯,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兼发展政策主管、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顾问、南部非洲开发银行前首席执行官伊恩·戈尔丁,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柬埔寨亚洲愿景研究院院长成金珑,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经济学年会理事长、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理事长姚洋。

出席高端对话,前瞻联合国未来峰会后的全球治理

2025年3月26日,CCG理事长王辉耀很荣幸参加了主题为“联合国未来峰会之后的全球治理”的高端对话,并发表了精彩讲话。此次对话聚焦全球治理的新挑战与机遇,特别是在联合国未来峰会之后,全球多边合作框架如何演变。


该场对话由巴基斯坦常驻联合国代表阿克拉姆主持。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联合国主管政策事务副秘书长盖•莱德发表主旨演讲。

王辉耀理事长在发言中指出,当前全球面临的主要挑战——从气候变化、流行病应对到地区安全问题,要求国际社会加快构建更加高效、公平、包容的全球治理体系。他强调,联合国在推动全球合作与协调方面依然是最具影响力的平台,而如何在未来峰会后进一步强化其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将是国际社会需要共同探讨的关键问题。

参与此次对话的重量级嘉宾包括:土耳其原欧盟事务部长、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主席沃尔坎·博兹克尔,意大利常驻联合国代表毛里齐奥·马萨里,斯洛文尼亚前总统、马德里俱乐部主席图尔克,联合国秘书长“有效的多边主义高级别咨询委员会”委员、江苏大学全球发展与安全研究院理事长徐步。


表现亮眼,中外多家主流媒体密集报道

CCG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中的积极参与和亮眼表现,得到了央视新闻、新华网、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环球时报》、彭博社、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妇女报》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媒体的高度关注与深度报道。


央视新闻

环球现场说·对话博鳌 世界聚焦博鳌 共话发展未来

3月27日,在央视新闻发布的“环球现场说·对话博鳌”节目中,CCG理事长王辉耀接受央视记者专访,就本届博鳌亚洲论坛的特色与变化进行了深入分享。王辉耀指出,本届博鳌论坛的议题设置广泛且深入,充分凸显了中国与世界的紧密互动。从可持续发展到新能源、大健康、人工智能以及全球治理等诸多领域,本届论坛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搭建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为与会各方提供了凝聚共识、稳定信心的机会,助力各方在不确定性中找到发展的确定性。

新华网

博鳌亚洲论坛期间举行高端对话


3月27日,新华网发表了题为《博鳌亚洲论坛期间举行高端对话》的文章,对王辉耀理事长参加的“联合国未来峰会之后的全球治理”主题高端对话进行了报道。

王辉耀在CGTN发表署名文章

《多边主义在保护主义阴影下的前景》


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CCG理事长王辉耀在CGTN发表署名文章《多边主义在保护主义阴影下的前景》。其中指出,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持续演变,亚洲国家的战略重要性日益增加。博鳌亚洲论坛发布的《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强调,中国等亚洲国家在全球增长促进、绿色发展、能源转型和创新领域,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一转变不仅推动了亚洲地区的经济扩张,也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和巨大潜力。

环球时报》

全球化在博鳌论坛上备受关注,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中国成关键增长动力


3月27日,《环球时报》对CCG理事长王辉耀主持的“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路径与行动”分场研讨进行了报道。文章中指出,全球化议题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再次成为焦点。报道中援引了王辉耀理事长的发言,表示自DeepSeek面世以来,中国掀起了一轮人工智能创业的热潮。这种低成本且开放的模式,不仅契合中国庞大的数据应用场景,还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切实益处,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

王辉耀接受彭博社采访

3月26日,CCG理事长王辉耀在参加博鳌论坛期间,接受了彭博社记者的采访。在采访中,他指出,博鳌亚洲论坛作为“中国版达沃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展现了亚洲地区积极向好的发展前景。王辉耀强调,亚洲各国在推动区域合作、促进经济一体化以及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

中国妇女报

关注“北京+30”,共议性别平等与女性发展


3月27日,《中国妇女报》发表了题为《关注“北京+30”,共议性别平等与女性发展》的文章,对CCG与博鳌亚洲论坛联合举办“纪念北京宣言发布30周年,携手共建共享美好世界”主题女性圆桌会议进行了报道。报道中引用了CCG秘书长苗绿的发言。“1995年,我还是四川成都的一名小学生,从母亲的杂志上看到世界妇女大会通过《北京宣言》的报道,当时就种下了向往北京的种子。”苗绿回忆道,这份宣言影响了她的人生轨迹,“对世界妇女大会和每一位女性都至关重要。”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

对话博鳌高端访谈栏目

在本届年会期间,CCG秘书长苗绿还接受了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对话博鳌”高端访谈栏目的专访,就今年的参会情况及个人感受进行了深入分享。苗绿秘书长表示,博鳌亚洲论坛是全世界倡导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一盏明灯。她还提到,今年CCG与论坛合作举办了青年圆桌和女性圆桌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多位杰出的青年和女性参会嘉宾对中国在全球多边主义进程中所发挥的引领作用表示了高度认可,认为中国在推动多边合作和自由贸易方面做出了积极且重要的贡献。

2025博鳌新浪财经之夜


3月26日,“2025博鳌新浪财经之夜”活动在博鳌举办,主题为“未来在场:AI驱动与消费新动能”。CCG创始人兼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王辉耀出席并发言。

谈及AI全球治理时,王辉耀提到,中国DeepSeek的开源模式创造了低成本开发新路径,这种技术优势可能推动中国AI加速出海,形成新一轮全球影响力。DeepSeek在短时间内获得的国际关注前所未有,为中国AI发展带来新机遇。

CCG 图书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首先梳理了全球化的变迁与理论发展,从技术与人本等新的视角观察全球化,并做出全球化的界定,总结了后疫情时代新型全球化具备的特征,然后对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全面总结,用数据与事实说明,中国正在从全球化的受益者发展为反哺者,正在通过自身发展推动全球化进程,并尝试承担起更多国际责任,为全球治理创新贡献方案。作者对全球化发展的理论和文献做了梳理,回顾了全球化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历程,指出全球化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本书从第四章开始,两位作者对中国推动全球化实现包容性和公平性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通过发挥中国的优势和特点,让中国为全球化发展注入新动力。作者基于长期的研究以及与国内国际、官产学各界有影响力重要人士的对话交流等,对中国的全球化发展路径及全球治理创新等形成了新的思考,提出中国推动全球化发展的三大支柱与七大路径。


● 出版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 王辉耀

图书介绍

本书深度剖析了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角色演变与抉择,及其对全球未来的影响。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程,展示了中国从一个封闭的农业国家逐步转型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过程。书中详细探讨了中国在贸易、投资、跨国企业崛起等方面的角色变迁,以及教育、人才和文化纽带在这一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探讨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及其对全球治理的影响。作者分析了中国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地位变化,风云激荡中的中国外交,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中国在崛起的、更加一体化的亚洲中的角色。同时,还讨论了中欧关系的发展与挑战。第三部分审视了多边主义面临的挑战和改革。书中探讨了如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寻找自由贸易的发展方向,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通过这些讨论,展示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 出版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编著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对话世界:理解新时代的全球化》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全球化发展史”回顾了全球化的历程,从古代贸易到现代经济转型,探讨了全球化的起源与演变。通过与耶鲁大学教授瓦莱丽·韩森、《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和《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的对话,揭示了全球化的多层次发展。第二部分“弥合全球不平等与赤字”探讨了全球化带来的不平等和治理赤字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格斯·迪顿、巴黎和平论坛主席帕斯卡尔·拉米、亚洲协会副所长温迪·卡特勒等嘉宾,分享了他们对全球经济不平等、贸易体系和制度改革的看法。第三部分《权力转移与大国关系》分析了21世纪的权力转移和大国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的复杂性。通过与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布鲁金斯学会主席约翰·桑顿等专家的对话,讨论了大国竞争、合作以及全球治理的未来。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编著 | 王辉耀

图书介绍

作为海内外决策层和广大公众理解中美关系时广泛引用的框架,“修昔底德陷阱”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对全球秩序有决定性影响的问题。在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的对话中,格雷厄姆·艾利森就中美关系和中美地缘政治竞争、中国崛起、美国外交政策、美苏关系、全球地缘政治、核武器、朝鲜问题、新冠疫情及影响等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全面、系统性地展示了艾利森对“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美经济、金融、科技、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竞争的看法;深入而透彻地分析了中美双方实力的变化,以及发生战争的风险;坦诚而直率地提出了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法和建议。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我向世界说中国》是由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和秘书长苗绿基于“世界新格局下的中国对外叙事及话语权重塑”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据悉,该书讲述了全球化智库近年来立足芒克辩论会、慕尼黑安全会议、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论坛等知名国际舞台,与各国政商学界知名人士畅谈国际时局与未来趋势,回应各方对于中国的关切和质疑,诠释中国的发展模式,降低外界对中国的误解,通过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多渠道国际交流及传播,以全球视野讲述时代中国,积极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生动故事。同时,本书立足国际形势变化和全球传播新格局,针对中国应当如何开展对外交流和传播工作、如何创新外宣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