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宣布今年秋天,上合峰会将在天津举办。届时,上合国家领导人将齐聚海河之滨,总结成功经验,擘画发展蓝图,凝聚合作共识。
上合峰会在天津举办,绝非一次短暂的国际盛会,而是激活城市发展潜能,重塑区域竞争格局的战略机遇。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开放门户,天津正是要以会为机,以会为引,借助这一全球性平台在多个层面,多个维度继续发展势能,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天津的开放基因深植于百年商埠的历史文化土壤,但是在全球化深度调整的今天,单一的地理区位已经难以作为核心优势,支撑起新时代下天津的国际竞争力。而上合峰会的落地,实质上是国家层面对于天津战略地位的再确认,也是对天津再启程的助推。通过承办多边外交活动,天津得以同上合国家的广阔市场腹地直接对接,释放强大的生产活力,并通过港口等物流优势完成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整合。因此,这种“主场外交”为天津带来的不仅是短期的国际曝光度,更会重构亚欧大陆的贸易格局,使天津从“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跃升。
而峰会的筹备过程本身就是对城市压力测试,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城市功能升级契机,为了满足国际会议的高标准要求,天津必然在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加大投入,在城市更新下足“绣花功夫”,在公共设施建设融入全新理念,而一切的付出必将量变引起质变,激发城市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这种变革不仅能让天津将优势充分发挥,更能沉淀为长效治理机制。这种改变远比物质层面的提升更为深刻:市民文明素养与国际视野的培育,将增强天津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政府部门跨国协作经验的积累,可转化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制度红利;满足国际盛会级别的安全体系的构建,将为应对复杂风险挑战提供基础保障。这些城市软实力的增长,正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保障
上合峰会的举办,将为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角色赋予全新内涵。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天津承接了国际交往中心的溢出功能,这既是协同发展的重要成果,更是天津作用愈发重要的有力明证。这种价值的跃升不仅源于硬件设施的互补,更在于制度创新的联动——京津冀自贸试验区与上合合作机制叠加,形成北方城市开放的政策高地。同时,峰会带来的国际资源将强化天津作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辐射能力,让区域协同发展突破地理边界,向更广阔的空间延伸。
上合峰会之于天津,恰似海河入海前的最后一次蓄能,当全球的目光再次聚集,积蓄已久的势能必将奔涌向前,这不是简单的发展助推器,更是重构城市发展的战略支点。其带来的发展红利将超越会议本身,成为涓涓细流滋润城市转型升级的每一个进程,这种蜕变,也正是中国城市在新时代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的生动注脚。(作者:天津市河西区天塔街道办事处 刘欣悦)
来源:“网事津评”微信公众号
审核:郦陈雪
编发:马 凯
素材整理:陈卓、吕昕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