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兰倩怡 记者 黄艳/文 施向辉/摄)3月29日上午7点,南京一中高一年级千余名学生和老师、家长志愿者在中华门城堡举行2025年慈善行走出发仪式。10小时行走35.267公里,这是南京一中每届高一学生都要完成的大型社会公益必修课程,2025年是第15个年头。
出发仪式上,南京一中副校长张亮致辞。他说,慈善行走是爱与责任的具象化。今年,是崇文学子携手踏上慈善行走的第15个年头,15年来,行走主题一直在变化,但“传递爱心”的内核永恒不变。
这份爱心不仅仅体现在行走过程中家长、老师的无私陪伴,同学间的相互鼓励搀扶,还体现在行走后的募捐中。活动设计初衷是学生每多走一公里,家长就多捐一元钱。但家长、学生往往都表现出巨大的善意和爱心,很多都是一百、两百的捐款,甚至还有上千的。15年来,慈善行走募得的善款,不仅帮助了六合区马集中学、陕西镇安中学家庭困难的学生改善了生活、完成中学学业,还让六合区东王小学的乡村留守儿童有了一座环境优美、书香浓郁的乡村图书室“崇文馆”。行走,可以让大家学会承担社会责任、传递正能量,青春也将因此而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
慈善行走是一堂以史为鉴的思政课。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但岁月的回响,仍在历史的隧道里久久回荡,如今的和平,是无数先辈用热血与生命铸就的。他说:“当青春的我们行走在金陵城中,每一砖每一瓦不仅仅只是向我们无声地展示着它的文化遗产价值,它还伴随着我们的课程由静态的历史文物转变为新的学习空间,时代把这份历史责任赋予了青春的我们。我相信并期待民族复兴的征程上一定有你们的身影和足迹!”
高一丘班学生吴景娴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说:“出发吧,崇文少年!让我们用 36公里的坚持,书写属于一中人的慈善宣言;用整个春天的奔跑,向世界证明:我们的脚步,永远朝向温暖与希望!”高一(15)班学生代表徐浩翔带领所有全体学生宣誓。
南京一中校长居艳宣布:“南京市第一中学2025年慈善行走,出发!”,随后向旗手授行走旗,带领队伍率先出发。
行进的队伍中,每个班级都设计了醒目的旗帜和统一的标识。高一丘班学生柏乐琪脸上和身上都贴上了班级的标识。她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初中时就知道了一中的“慈善行走”,当时就非常向往。
高一(19)班的姚羽萱,和妈妈约定一定要走完10小时的全程。“这项活动特别有意义,我想在未来的两年半都会想起这段经历。”姚羽萱说,妈妈在小桃园补给站做志愿者,她期待和妈妈相见。下午2点,姚羽萱在小桃园补给站见到了妈妈。姚羽萱的妈妈告诉记者,见到女儿时感觉她状态很好,很开心,行进的速度也比预计的要快。她从下午1:30就开始在补给站服务,为到达的学生送上水、巧克力和牛肉干,也帮着孩子们拍照留念。下午5:30,姚羽萱走回中华门城堡,并获得了证书。妈妈说,女儿的经历可以用“坚持就是胜利”来形容,她会捐出善款帮助有需要的人,这也是对女儿坚持到底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