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作者 | 车东西
编辑 | 志豪

14位车圈大佬齐聚钓鱼台,雷军百人会论坛首秀。

车东西3月29日现场报道,在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的高层论坛上,多位车圈大佬现场分享了车企最新进展与未来研判。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蔚来董事长兼CEO李斌,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奇瑞控股董事长尹同跃,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等14位车圈大佬纷纷发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雷军在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的首秀,他在演讲中十分谦虚地向车企前辈们致敬,但也放出了优秀的新车预定成绩单和强大的“屠榜”赛道实力来秀肌肉。

今年智驾平权成为热点话题,地平线余凯还“剧透了”高性能版征程6芯片的研发进度,称算力560TOPS的智驾芯片已完成上车系统搭建,高阶智驾方案3季度量产。

在“蔚小理”三家中,三位车企老板再度聚首合影留念,李斌介绍蔚来ET9参数图片)的创新技术和未来发展愿景,何小鹏展望飞行汽车的未来发展及小鹏的产品规划和基建布局,李想讲解了理想星环OS的开源及其技术优势。


▲何小鹏、李斌、李想在今年百人会论坛上合影(图源网络)

在传统车企中,王传福分享了比亚迪的技术创新和全球市场表现,淦家阅则阐述了吉利在全域AI智能化布局的思考和实践,尹同跃讨论了奇瑞的电动化发展和全球市场战略。

今年的百人会论坛中,大佬们的演讲体现了“唯有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并重,方能在这场新能源变革中立于潮头”的新趋势。

这样的趋势,也让各个车企大佬在演讲中,多了一些“惺惺相惜”。

一、雷军百人会年会首秀 屠榜本土赛道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今天的高层论坛上主要谈论了小米汽车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的进展,并呼吁业内共享资源,开启生态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雷军第一次参加百人会论坛。

雷军一上台就展示了一波高情商,他说,“刚才听了万钢主席和欧阳院士的主题发言,收获特别大,而且现场拍了不少照片,回去准备好好学习。”,同时也感谢了不少车企“前辈”们。

单这次雷军的演讲可谓“说最谦虚的话,放最狠的成绩单”。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

雷军先讲到了小米SU7以及小米SU7 Ultra的优秀销售成绩,随后又拿出了小米SU7 Ultra在纽博格林北环赛道以及国内主要赛道的“霸榜”成绩单,大秀了一波肌肉。

雷军说,智能电动汽车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小米作为一个科技企业,把智能化做好是小米的本分。

雷军还提到了汽车行业在生态共建上的思考:“欢迎大家共享资源,我们一起把智能汽车的生态建起来,让消费者享受到无与伦比的、各种各样的、比较完美的智能体验。”

二、地平线余凯:560TOPS方案完成上车系统搭建

在今年智驾平权的火爆背景下,少不了一家企业的身影,那就是地平线。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谈论了公司在智驾芯片等方面的进展,以及车企在智驾方案上该采用自研还是供应商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商业化进展方面,2024年地平线第一次在智驾芯片市场占有率取得中国第一,份额超30%。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

技术方面,余凯表示,地平线在2023年于全世界第一个公开发表端到端自动驾驶算法,获得了CVPR 2023的最佳论文。

2024年,地平线发表的论文Vision Mamba,在全球AI论文引用量排名前三。

余凯说到,地平线在整个智驾的人工智能软件算法领域做了长期深耕,使得(地平线计算方案)的架构设计能够支持最先进的算法,能够更加有效率,能够更加低功耗,并且部署更快,这也是地平线能够区别于传统的芯片厂商的原因。

余凯表示,2025年多家车企启动“智驾平权”战略,地平线是背后的主要供应商。对此,行业里给地平线了一个绰号,叫智驾领域的“最大公约数”。


▲地平线被称为智驾领域的“最大公约数”。

智驾芯片方面,地平线已经开始批量供货征程6M和征程6E芯片。同时余凯也宣布,算力560TOPS的地平线征程6P已经成功流片并点亮,完成了上车系统的搭建。


▲地平线开始批量供货征程6M和征程6E芯片

在高阶智驾方案方面,地平线SuperDrive(HSD)将于2025年Q3量产上车。

关于车企在智驾系统上应采用自研方案还是供应商方案的问题上,余凯认为,就像手机厂商20%自研基带,80%由供应商提供基带一样,智驾系统到最终也将是20%的车企自研,80%的车企与合作伙伴合作。


▲余凯认为智驾行业将快速收敛

余凯说到,当功能性价值随着技术大跃进的时候,所有厂商无论是自研还是用供应商在策略上应该做到“快打慢”和“高打低”。车企自研与否并不重要,核心是要达到目标,最快的跟上行业演进的速度。

关于智驾的发展,余凯表示自动驾驶一旦到了L3级别,在部分场景里就可以完全自动驾驶,到了L4级别会催生很多新兴车载应用。

余凯认为三年之内,(智驾)可以实现100%脱手,五年之内实现100%脱眼,十年实现100%随心开,可以在车上睡觉。


▲余凯认为十年可实现100%的随心开

因此,车企一定要把用户时间和数字消费抢到车上来,把车真正变成智能的空间与智能的终端,才是未来智能化战略的核心。

三、李斌谈盈利 何小鹏、李想讲未来

在今年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中,“蔚小理”三家“老牌新势力”的老板均登台发表演讲,但是三家企业关注与透露的重点并不相同。

1、李斌:蔚来创业以来研发投入600亿

李斌在演讲中主要介绍了蔚来的新车ET9以及他对公司在未来发展上的看法。

李斌在介绍蔚来ET9时说,这款车是蔚来研发时间最长、原创程度最高的量产车,拥有17项首创技术和525项专利,体现了蔚来在智能化、电动化和机械性能方面的创新。


▲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

在车载芯片方面,蔚来ET9搭载了车规级5纳米制程高阶智驾芯片神玑9031,其性能相当于四颗英伟达Orin-X。李斌说,这颗芯片的研发成本相当于建设1000座换电站。

在车用操作系统上,蔚来ET9还采用了面向AI的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解决了高带宽、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安全性。

同时,蔚来的自研芯片和操作系统都可以向同行开放。

蔚来在机械性能方面也有突破,例如主动悬架和线控转向系统,使得ET9在转弯和高速爆胎时表现出色,确保车辆稳定。

李斌还介绍了蔚来在冗余安全方面的投入,ET9的整车安全成本超过3万人民币。

在研发上,蔚来汽车2024年的研发投入是130亿人民币,2023年是134亿人民币,公司创立以来已经投入近600亿元做研发。

蔚来今年计划发布9款新车,继续在研发方面进行高强度投入。李斌还谈到蔚来在充换电网络建设上的努力,当前已经在全国建成了3206座换电站和25000多根充电桩,覆盖了九纵九横十四大城市群。

李斌呼吁产业联手,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再上新台阶,蔚来将全面提升管理能力和运营质量,争取早日实现盈利。

2、何小鹏:年底建200家飞行基地

相比于谈技术、谈研发的李斌,何小鹏则是把演讲重点放在了飞行汽车上。在演讲中,何小鹏介绍了飞行汽车的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小鹏汽车在飞行汽车业务上的产品规划和基建布局。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

何小鹏说,小鹏汽车在接下来的十年有3条曲线,第一条曲线是,如何把AI跟汽车叠加起来形成AI汽车。第二条曲线就是如何真正的从中国走向全球,小鹏汽车希望今年进入到60个国家和区域。第三条曲线是汽车产业一定会衍生出具身智能产业的变化。

这其中,何小鹏对飞行汽车业务的未来前景充满信心。

何小鹏说,在未来的10~20年的时间,低空飞行市场的销售量会达到今天汽车规模的3%~5%。而飞行汽车的销售收入会达到汽车市场营收的20%,其市场总额预计达到2万亿美金(约合人民币14.5万亿元)。

何小鹏介绍了小鹏汽车在飞行汽车方面的布局,小鹏汽车的生态企业小鹏汇天已经在飞行汽车领域研究了十年,其研发人员达到1400人,累计投入超过100亿资金,今年小鹏汽车还会投入30亿元在低空飞行领域。

产品规划方面,小鹏汽车布局两款飞行汽车产品,一款是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这款产品飞行距离小于30公里,主要用于旅游观光场景。小鹏汽车还正在研发续航超过500公里的倾旋转翼飞机,这款产品专门用于飞行,不能在马路上开。

小鹏还在广州建造了全球首个流水线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该工厂有望实现1万台的年产能。

为了更好地将飞行汽车推向市场,何小鹏也介绍了他们在飞行驾照方面的思考。

何小鹏说,对很多人来说,10分钟就可以适应怎么开飞行汽车,但真正把飞机驾照考下来,还要学个3次到4次。

小鹏目前正在推动飞行汽车的培训,截至今年年底,小鹏汇天有望拥有200家以上的飞行营地,2026年底这个数量有望超过500家。

在最后,何小鹏说:“期待全行业的力量共同托举属于中国的天空之城。”

3、李想:开源整车系统——理想星环OS

李想演讲的内容则稍有不同,他在演讲中的重点是理想自研的开源汽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并详细介绍了其独特优势和技术创新。

李想回顾了理想汽车成立以来的历程,强调公司在软件开发和汽车制造方面的双重优势,使其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理想星环OS包括智能车控OS、智能驾驶OS和通信中间件及工具链,旨在提升车辆的控制、智能驾驶和通信效率。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

李想指出,智能车控OS集成了车辆的各种控制功能,显著降低成本并提高灵活性;智能驾驶OS通过高效的任务调度和算力共享技术,优化了智能驾驶的性能;通信中间件则确保了信号传递的畅通无阻,提升了整车的安全性。

随后,李想进一步解释了理想星环OS的五大优势。首先,适配灵活,芯片适配周期短,效率显著提升。其次,广泛支持多种芯片和编译器,包括国产和国际大厂的芯片。第三,性能强劲,通过优化任务调度和系统架构设计,响应时间更快,稳定性更高。第四,成本节省,通过算力共享和传感器复用,降低了硬件成本和资源需求。最后,安全性高,采用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架构,保护车主数据隐私,提升整车安全。

此外,李想还强调了理想星环OS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例如在高速行驶时的自动紧急制动(AEB)功能,通过优化后的系统架构,能够显著缩短制动距离,提升乘客安全。

李想表示,开源后的理想星环OS相比AutoSar有明显优势,并希望业内同仁在使用后能够共享创新成果,共同推动行业进步。

四、比亚迪吉利奇瑞同台演讲 智驾普惠是首要任务

除了新势力车企外,传统车企的大佬们也来到了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的现场。

1、王传福:智能化变革可能在2-3年内完成

王传福在演讲中分享了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愿景。

王传福讲到,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了47%,并且月渗透率连续多个月超过50%,新能源车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今年,行业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成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

比亚迪始终坚持技术创新,推出了一系列原创技术。王传福介绍了比亚迪近期的技术突破,包括全系搭载的“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系统、车载无人机、超级e平台以及仰望车型的四电控制系统,这些创新技术不仅提升了车辆性能,还解决了电动车出行焦虑的问题。

王传福也提到了智能化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重要性,比亚迪通过璇玑架构实现了整车智能化,创造了许多之前无法想象的功能,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比亚迪的腾势N9车型以160公里的时速刷新了鱼钩测试的安全记录,体现了比亚迪对安全的重视。

王传福说,智能化的变革速度非常快,可能在2-3年内完成,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转换就是一个例子,并用“开了智驾车后再也开不回去非智驾车!”来比喻。中国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变革是全球性的机遇,将促进全球绿色汽车的转型和开放发展。

王传福在谈到比亚迪在全球市场的表现时说,去年比亚迪在海外多个国家和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首个乘用车基地已投产,推动了本地化品牌建设。

比亚迪将继续坚持开放创新,以更高层次的绿色技术和产品,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携手全球合作伙伴,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级中国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和全球化战略,比亚迪致力于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2、淦家阅:智驾普惠当下,安全平权更重要

淦家阅在现场以“以全域AI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分享,也提到了智驾普惠的话题。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

淦家阅说到,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的技术基础领域上,只有构建坚实的技术底座,才能为用户创造更安全更智能的出行体验,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淦家阅从大算力、大模型和大数据三个纬度讲解了吉利汽车在全域AI智能化布局的一些思考以及实践。

在算力储备方面,吉利建立了星睿智算中心2.0,综合算力达到了23.5EFLOPS,排在中国车企的第一位,在全球仅次于特斯拉。


▲吉利星睿智算中心2.0综合算力达23.5 EFLOPS

淦家阅说到,强大的算力仅仅是基础,算法和大模型的建立更为重要。

在大模型开发方面,吉利在新能源转型之初就开始了AI大模型研发团队的建立。在2023年,吉利联合阶跃星辰开始进行多模态通用类的大模型的研究。

在数据储备方面,淦家阅表示,目前吉利具备L2级以上的智能驾驶的车辆已经超过750万辆,实际行驶累计里程超过了百亿公里。

淦家阅表示,吉利通过大算力、大模型和大数据这三驾马车,构建了行业领先的AI体系化的能力,并开始赋能整车。

在底盘智驾等领域,吉利推出了星睿AI云动力大模型,通过AI大模型将传统的规则控制升级为AI的智能管理。

该系统能够实时感知车外的温度、湿度、海拔高度和坡度等各种路况,从而实施智慧的调节,提升整车能耗表现。


▲吉利星睿AI云动力大模型

在智能底盘方面,吉利的AI数字底盘通过AI算法实现全轮距和扭矩的精准矢量分配

在智能驾驶方面,吉利推出了统一的智驾方案千里浩瀚。在全域AI的赋能下,吉利把AEB的刹停能力提升到了135公里/小时。并且首发了G-AES通用障碍物连续自动避让功能,以及面向未来的L3级智驾技术。


▲吉利推出智驾方案千里浩瀚

淦家阅在最后向行业进行了呼吁,他表示,没有安全托底的汽车,智能化只能是根基不稳的空中楼阁。

3、尹同跃:AI浪潮下奇瑞坚持技术投入

尹同跃在现场则更多地谈论了奇瑞汽车加速电动化发展、加快全球出海等话题。


▲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

尹同跃一上台就展现了一波高情商,他表示,在王传福董事长后面讲话压力很大,比市场的压力还要大。他和雷军坐在一起,享受了作为岁数最大的雷军粉丝的好处。

尹同跃还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居功甚伟,已经布置任务要和欧阳明高院士的团队进行深度合作。

紧接着,尹同跃表示,当前电动化、智能化、AI的浪潮,正在把全球汽车行业的竞争推向深水区,这也是一场马拉松,奇瑞要坚持吃技术饭,加大投入,奋力追赶电动化智能化。


▲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

尹同跃也接着点名了多家合作伙伴,如宁德时代、地平线等。尹同跃说:“优秀的企业赋能奇瑞高速发展,赋能中国汽车向更高的水平前进。”

他还表示,奇瑞希望用中国技术的解决方案,进入到更高法规、更高标准、更高挑战性的市场。

对此,尹同跃呼吁,希望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商务部能支持中国车企能够真正的走出去,从整车出口到在海外研发、在海外制造,助力中国车企真正的融入到全球汽车大环境中。

尹同跃还表示,汽车行业的管理会越来越复杂,要求也越来越高,奇瑞要向精细化管理迈进,打造更加敏捷的高效化组织,通过管理来提高经营质量。

尹同跃还强调说,在电动化时代全面到来之际,国内的法律法规要积极跟上,希望能够早一点发挥制度的作用。

结语:中国车企共同发力转型

在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从新势力到传统车企,中国汽车产业的大佬们共同描绘了一幅智能化、全球化与技术普惠的行业图景。

无论是新势力对前沿领域的探索,还是传统车企对技术普惠与全球化的深耕,中国汽车产业正以多元化路径迈向智能化深水区。

在这场智能化马拉松中,企业间的竞争已超越单一产品,转向算力、数据、生态与安全体系的综合较量。

同时,在此次论坛中,“开放”成为高频词——从蔚来的芯片开源到理想的系统共享,从比亚迪的全球合作到奇瑞的海外融入,中国车企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向绿色、智能的未来加速转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