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3月26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应约与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围绕落实今年1月17日中美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就双边经贸领域重要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中方就美以芬太尼为由对华加征关税、有关301调查以及拟出台“对等”关税等表达严正关切。双方认为保持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符合两国利益,同意就彼此关心的问题继续保持沟通。
特朗普(资料图)
不得不说,中美两国在贸易领域的谈判事实上已经进入了深水区,这个时候双方谈论的每一个话题都事关彼此的核心利益,也正因为如此,双方才不会轻易地对对方做出退让的动作。
在电话会中,美方贸易代表并没有对中方代表提出的相关问题给出善意的回应,这说明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特朗普团队依然不打算在经贸领域对中国退让。
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相关措施将于4月2日生效。特朗普称,汽车关税将会是永久的。他表示,如果在美国制造汽车,则无需缴纳关税。特朗普称,特斯拉的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没有对汽车关税发表过任何建议,也没有从中要求获得任何益处。白宫发言人哈里森·菲尔兹表示,25%关税的措施将适用于进口乘用车和轻型卡车,以及关键汽车零部件(发动机、变速箱、动力总成零部件和电气元件),必要时可增加对其他零部件的关税。
27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外媒记者提问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该关税将如何影响中美合作?“我们注意到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已经纷纷做出了回应。”郭嘉昆对此表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没有哪个国家的发展繁荣是靠加征关税实现的。美方的做法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无益于解决自身的问题。
汽车制造生产线(资料图)
特朗普再次喊话中国,宣称4月2日对所有美国进口汽车加征25%的永久额外关税的时间不会变,但却暗示中方,可以给进口汽车的零部件给予30天的宽限期,并强调只要企业在美国建厂生产汽车,就不会遭受任何关税制裁,甚至还能得到美国政府的补贴。这不仅反映了特朗普对中国施压的执政计划从未改变,也预示着特朗普在对内改革和提振制造业方面遭遇的阻碍,以至于用这种“剑走偏锋”的极端想法实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目标。
因为在如今消费萎靡不振的情况下,此举将增加汽车成本,进一步压制消费,要知道,目前对美国出口汽车最多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盟、日本、韩国、墨西哥等,他们的汽车产品在美国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也是本次加税受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和地区。面对这种情况,已经有多国和地区表达了强烈不满,比如加拿大总理就抨击美国的加征关税违反了“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加拿大将积极应对,不排除采取关税报复。欧盟和巴西也强调,将采取手段维护企业的利益。
中国纺织品(资料图)
如果中美在经济领域,斗得不可开交,那么全球几乎所有国家,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反过来说,如果中美能够坐上谈判桌,那么这也是全球所期待的一幕,其次,最近这段时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就频繁向中国喊话,比如提出贸易问题有对话的空间,“对等关税”具有“灵活性”等等。从现实情况来看,中美哪怕真的即将开始讨论关税问题,但更多的应该还是底线试探,以及立场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