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网近日报道,美国加征关税的威胁近期持续给全球带来压力,多国政商界纷纷酝酿对策积极应对,部分地区民众则以抵制购买美国货等手段来回应。酝酿对策化解贸易风险即将出任加拿大总理的马克·卡尼说,美国觊觎加拿大的“资源、水、土地和国家”。当天早些时候,卡尼以压倒性的优势当选为加拿大执政党自由党新领导人。卡尼在胜选演讲中说,他的政府将保持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措施。



特朗普(资料图)

近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在采访时说,美国遏制中国的企图是不可能成功的。萨克斯在北京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全球发展与安全高等研究院和国际关系学院举办的“澄海全球对话”活动。对话后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美国企图通过加征关税、投资及技术出口管制来打压中国,这些做法根本行不通,也阻止不了中国的发展。比如在人工智能领域,DeepSeek的出现就让人大开眼界。“中国的持续发展,对于世界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对此特朗普收到“逆耳忠言”,美国跟中国打这场仗,总结下来就是“美国必败”。为了振兴美国造船业,并与中国进行竞争,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的船只征收高额港口费用,最高单次可达150万美元。美国航运业、农业、对外贸易等多个行业的代表纷纷警告称,特朗普政府此举只会适得其反,严重损害美国经济。美国CNBC电视台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尚未做好准备,来赢得这场针对中国的“造船业战争”。



特朗普(资料图)

虽然中国和美国一直摩擦不断,但中美爆发直接冲突的可能性仍被多重因素抑制。首先,经济共生关系构筑了战略护栏。2024年数据显示,中美双边贸易额达6882.8亿美元,特斯拉在华销量占其全球总量的36.7%。若军事对抗传言坐实,不仅特斯拉可能面临在华业务重创,苹果、波音等企业也将承受连锁冲击。正如美国商会警告:“与中国经济脱钩意味着美国GDP年损失5000亿美元。”这种利益捆绑迫使特朗普政府必须维持对华关系的“斗而不破”。

然而特朗普之所以会作出关税加码的威胁,可能是基于以下三个动机:第一,国内政治需求。虽然共和党在大选中击败民主党,但这并不意味着特朗普就可以稳坐总统宝座,只要有机会就不会放弃对特朗普发难。所以,特朗普需要对华保持强硬姿态,从而获得保守团体的认可支持;第二,地缘战略布局。特朗普认为中国的崛起直接威胁到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所以需要采取一切措施对中国全面遏制,削弱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第三,经济复苏计划。



特朗普(资料图)

从经济角度来看,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接近美国,并且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高度依赖,使得全面对抗的成本大幅上升,而在这个领域的竞争,或许也将成为未来中美博弈的“主战场”。而在军事领域,这种变化就更加明显,中国近年来在高超音速武器、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显著缩小了与美国的技术差距,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了超越。

对于中美关系,即便美国对华强硬的战略大方向不变,双方也会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都不会主动“撕破脸”。在美国对华战略中,台海问题固然重要,但这里重要性远远比不上它对大陆的重要性。中方已经多次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这句话的分量有多重,相信美国能够领悟得到。也正因为如此,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表述经常前后矛盾,阳奉阴违。中美是打还是和?在这里其实已经有答案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